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村,为何很多老人不愿做寿?老人做寿有什么讲究?多少岁做寿合适?
老人,农村,都是在农村,为何很多老人不愿做寿?老人做寿有什么讲究?多少岁做寿合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上面说了有些老人不愿意做寿的愿意,下面说说老人做寿有什么讲究?
一、“逢十寿”比较重要
做寿也可以说是老人过生日,但跟过生日不一样的是,老人做寿并不是每一年都做的,而是在特定的一些年岁才做的,如50、60、66、70、73、80、84、90、100岁等等;而六十岁是“花甲”、七十岁是“大寿”、八十是“上寿”、九十岁是“老寿”、百岁是“期颐”,所以这几个“逢十寿”一般都做寿的。
二、“庆九不庆十”
而实际上的“逢十寿”,其实那是虚岁逢十,过去老人做寿有讲究“庆九不庆十”,十谐音同“死”不好,而九谐音同“久”,有长长久久之意,更吉利,所以平常说的50做寿其实是实岁49,而59、69、79、89、99也是这样的说法。
三、老人做寿过农历生日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人过生日喜欢过新历生日,但实际上生日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的一部分,过去的传统是以农历计算生日的,老人做寿也是过的农历生日。
四、做寿前三天发请柬
做寿是要办喜宴的,而请人参加宴席,也是有讲究的,要提前发请柬,“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发请柬是要在办寿的前三天进行的,不然会被认为没有礼貌;其实有这样的说法也不奇怪,人家远道而来参加过寿大宴,是要准备礼物之类的,也需要时间,不能太仓促。
五、出嫁的女儿也要回来给老人做寿
还有,做寿是由老人的子孙年轻人准备的,而出嫁的女儿也要回来参加,给老人送寿鞋、寿衣等物,以表孝顺,毕竟那是养育自己十来二十多年的父母,有功劳也有苦劳,在这重要的日子,嫁人了的女儿不能缺席,让老人的寿日更圆满。
最后来说一下多少岁做寿合适?
其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老人年过半百就可以做寿了,而有些则认为到花甲之年(60岁)才适合过寿;当然了,现在的人比过去的人们更加长寿,有些则认为六七十岁的寿命算是很常见的了,没有必要做寿,80岁以上做寿更合适。
在乡居小菜看来,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是好事,而做寿的对象是老人,还是以老人的意见为主,老人开心快乐就好,如果儿女子孙想给老人做寿,而老人也同意,不管是50岁还是60岁,都可以;像乡居小菜也是当妈的人了,还有不到20年就50岁了,我认为到时候没有必要过寿,如果高寿的话,80岁了就给我过寿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做寿这件事是很有讲究,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像我是广东人嫁湖南的,我婆家这边老人家一般是60岁就做寿,都会摆上几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请自来的,像是大家都会记住各自的年龄生日。我娘家那边的是70岁做寿、有的讲究的80岁,基本是自己家里兄弟姐妹一起吃饭,不会邀请亲戚。做寿是一种大家庭聚会,现在农村的年青一代基本都到了城市里去了,有的一年甚至几年都没回过家,农村就剩下老人,老人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以不管以何种方式,都是为了让老人更开心、更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看到这个题目,首先谈谈什么叫做寿,在农村做寿就是六十岁以上老人过生日设宴请客,不是每年过生日都做寿,做寿有其特定的意义,一般是晚辈对长辈拥有健康的身体的一种庆贺方式,希望老人延年益寿。下面就题主的这几个问题,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到题主:
为何很多老人不愿做寿
农村很多老人都是从旧社会苦难生活当中走过来的,有的甚至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过生日是一种浪费,做寿更是他们以为是奢侈的事。还有一部分老人是心里有一种压力,以为做寿就意味着生命快要走向尽头了,所以他们不想让儿女们给自己做寿。
做寿有什么讲究
做寿是一大喜事,那一天讲究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给老人穿红色寿衣,早上吃红稠饭,中午吃长寿面,那一天的每一顿饭都要让老人吃第一口,送礼送喜庆的东西,点红蜡烛,忌讳送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忌讳说一些不吉利的话。
多少岁做寿合适
至于多少岁做寿合适,这要根据本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条件而定,这个没有统一规定,人常说八十大寿,意思是说八十岁做寿最好,这样的话,很多老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做寿。而有些条件好的老人一生做过好几次寿。所以说六十岁以上的多大都合适。
总结:现在人们给儿女过生日显得都特别隆重,其实老人的生日更应该被我们重视起来,为他们一生的不容易而表示庆贺,使他们晚年幸福。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很多老人之所以不乐意大张旗鼓的做寿,是因为农村人天性善良、淳朴和节俭的性格决定的。善良的农村老人,最怕的是给别人添麻烦,他们总是更多的是考虑别人,很少想到自己。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在城市里打工,很少有在村子里的。呆在村子里的老人不愿意因为自己过生日,让孩子来回奔波、耽搁孩子的工作。他们时常会忘记自己的生日,但是,永远会记得孩子的生日。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老人,已经把节俭,当成了一种习惯。孩子花200元给他(她)买个蛋糕,老人都嫌乱花钱,会心疼半天:一个蛋糕赶上半年的猪肉钱了。亲戚朋友、老姊妹也都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所以老人也不忍给他们添麻烦。
农村里农活多,老人一是没有时间,二是不舍得花钱。过生日,人多了,自己家里坐不开,去饭店,舍不得花钱。再说,农村的饭店,也不方便,像我们山东潍坊的昌邑市石埠镇河东片区,12个村子,近5000人口,就两个饭店。因为竞争少,所以菜还挺贵的。生意却火的不要不要的。所以,农村老人处于以上考虑,就不愿意给自己过生日了。
上一篇:广州地铁口附近有家便利店转让,转让费5万,月租1万,日营业额300左右,可接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