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用笔千古不易”之说是如何被打破的?
书法,笔法,王羲之“用笔千古不易”之说是如何被打破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用笔千古不易”之说是如何被打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 这个“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赵孟说书法的用笔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的,而字体的结构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结构确实从古至今发生着变化,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的行草书,隋唐的楷书,随着时代的变化,结构一直也发生着变化,并没有一成不变。 而与此同时,用笔也发生着变化啊,从篆书的纯用中锋,到隶书有了提、按、顿挫,再到行草书有了侧锋,再到楷书,书法的笔法是在不断的丰富的。我们说事物是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的,因人因时而变化,书法的用笔也不能逃脱这个规律,只要书法在不断的发展,它的用笔和结构都将不断的发生变化。这样看来今人的观点也有与古人不同的时候,如按唯物主义观点看“被打破”是必然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绘画在古代也是一种信息表现形式,
书信奏折无不如此!
文字表达的信息,或是陈述事情,或是写物言之志,抒发情怀,等等都是记录生活的方式,
与现在不同,古人将就"字如其人",一个人的修为性格都可以通过其写的字表现出来,如同当今流行的分形理论,一叶知秋,窥一眼而知全貌类似。
当年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讲的是书法的具体书写心得,每个书法家的用笔各有千秋,不论是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既然自成一体,堪称为书法大家,用笔和结字只不过是教育后辈的师说。
在古代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传统观念下,书法可不就是以用笔为上吗?
用笔往大了说是“指点江山”,往小了说是"陶冶情操",横竖撇捺折,酸辣哭辛咸,喜怒哀乐愁等生活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都揉进了字里。
书写的心法为最上,非口授,字记所能传达。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赵孟頫的这句仅在书法的写法上做战术级别的指导,达不到战略层面上,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对他说的这句话的解释,如果硬说是打破这个书写常规,就是信息载体的变化形式不同了。
时代在发展,人们获得讯息和艺术的途径和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了,那种“赋教育以书法”的润物细无声的传统被打破,甚至有些是变态,比如当代人人喊打的"丑书",
如果写丑书也遵循用笔为上的话,不能称为书法了,充其量就是个跳梁小丑。
这种人自称“法不定法”,坚持用笔胡写乱画,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往下走不快吗,这种人打破了书法艺术的常规,变成了纯粹商业模式下的伪艺术家。
铅笔,钢笔,圆珠笔的书写,如果想写的好看,必须也得遵循用笔为上的原则,笔依然是神圣的,笔下生花是才华横溢,用笔为上是感悟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是书法的真理,是被一两千年的书法实践和传承证明了的,被打破一说只能是对书法无知的表现。这句话的原话是:“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元代大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里的一段话。
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这样的:写字的方法以用笔为上,而字的结体形态也要花功夫研究学习。字的形态是可以随着时代不同有所不同的,但是用笔的方法和技巧是千古不变的。这段话里有两个核心词,一是用笔,二是结字。用笔就是毛笔在纸上书写文字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也叫笔法。笔法这个东西传说中很玄乎,什么蔡邕传文姬,文姬传钟繇,钟繇传卫夫人,卫夫人传王羲之,王羲之传王献之,如是等等,是不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只是个传说。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上述的这些人只不过书法历史长河中的典型代表人物,而书法的笔法绝不会是简单的一些如同武侠小说武功秘籍那样的东西,笔法广义上说是一个书法书写方法和书写技巧的汇编,狭义上说就是以东晋王羲之为代表的行草书的写法和技巧。这里面包含了行笔的方法,点画的写法,转折的写法,翻转映带的写法等等等等,这些东西是毛笔汉字书写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些东西继承还来不及,如何打破?
说到结字,结字就是字的外形。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不同的朝代书法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个就是因时相传。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外形上不同,宋代米芾的《蜀素帖》和晋唐的又不同,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徐渭、王铎、傅山、清代赵之谦、吴昌硕、现代于右任、林散之,都是学的传统但都各有特点,这就是书结字的时代性特征。这个是可以打破的。
书法看似离大众很近,其实是一门小众艺术,真正懂得书法审美,能够深入书法实践的人很少,千分之一都不到的,绝大多数人对于书法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小朋友练字的水平,无非工整平顺,再加上点秀美,仅此而已。所以,对于初级爱好者连书法的传统是什么都不清楚,就鹦鹉学舌的说打破传统,是差之千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孟頫的《定武兰亭跋》中所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工,涵盖结字因时而转,笔法千古不易”。书者因为时间、心情、地方等等写出的字不一样,笔法自古以中锋行笔,如若没有以后书法家笔法的提、按、顿、挫、切笔,就不可能出现真、草、隶、篆。笔法千古不易,现在的书家宗寻古法,方可走进书法里去,否则只是写字。不能自称是写书法。
上一篇:二级建造师如何评助理工程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