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G时代,运营商如何把握云计算市场脉搏?
运营商,边缘,互联网5G时代,运营商如何把握云计算市场脉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G时代,运营商如何把握云计算市场脉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G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风口,全球运营商积极推动5G网络部署,韩国、美国、欧洲等全球主要运营商开始提供5G商用服务,而韩国5G用户已突破百万大关,我国也发放5G网络牌照,将加速5G建设。对于全球运营商来说,透过大连接谋划物联网,在这个大连接的时代,物联网将为设备通信企业和运营商创造千亿市场规模。
随着5G推进,以及NB-IoT和LoRa等LPWA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支撑百亿级的海量物联网设备连接,将加速物联网应用落地。此外,运营商、半导体芯片厂商、通信设备厂商、云服务商和应用端等形成物联网产业链,继而使得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工业、零售、物流和交通等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产业链积极推动下,物联网连接规模成倍速度增长,截至2018年末,国内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用户数为7.6亿。随着5G部署,势必把物联网带上更高层次,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对于运营商来说寄望于在大连接时代,不再局限做一个管道提供者,希望能抢夺物联网应用端市场,例如面向零售、工业、教育、医疗、车联网和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寻求机遇。
中国联通积极拓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业务市场,正逐步成为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2018全年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5%至230 亿元,占整体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至 8.7%。其中,IDC及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至147亿元,物联网业务及大数据业务收入分别达到 21亿元和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和284%。此外,2019年第一季度,产业互联网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4%至86.61亿元,这将是中国联通未来增长新动力。
在物联网方向,中国联通聚焦在智慧城市、可穿戴设备、车联网和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强化连接管理平台服务能力,2017年物联网连接数超过7000万个,到2018年连接规模增长近1.1亿,截至2019年3月,连接规模已经突破1.2亿,可以看出中国联通物联网增长迅猛。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方向高速发展,在于成立了专业物联网子公司操盘,早在2018年3月成立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推进联通物联网平台+生态战略,构建物联新生态,致力于成为万物智能时代的价值赋能者,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物联网业务,与产业各方整合资源,推进物联网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5G网络商用部署方面,与华为、中兴、爱立信和诺基亚等通信设备制造商,开展5G网络组网试验工作,积极探索5G应用创新,扶持和带动国内5G芯片、终端、设备、制造业、应用等全产业链发展壮大。
在平台能力方面,联通物联网全球领先的连接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低成本、全方位、高质量的连接管理能力,发力5G,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大力推进5G物联网高质量发展,实现万物智联,引领数字新未来。
最后,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在向我们走来,全球物联网设备将呈现数量上的飞跃,万物互联结合云和AI等技术,设备具有智慧,继而形成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G时代,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是可以后发先至的,那就是依靠5G带来的工业互联网的边缘计算需求,下面我来给分析一下为何运营商的云计算在过去机会渺茫,在5G时代反而会有新机遇。
过去,运营商几乎和云计算无缘
过去,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确很被动,三大运营商只有电信的天翼云表现稍微好一点,联通和移动的公有云几乎连影子都没见到。
云计算技术在过去何运营商几乎没有关系,在4G时代运营商几乎沦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的管道,大量的收益流向互联网企业。相反,阿里云、腾讯云开展的如火如荼,如果不是电信先知先觉搞了一个天翼云,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几乎全军覆没。
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运营商在公有云这块的建设和服务更加保守,无法利用尖端技术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公有云服务,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例如阿里有自己的投资体系,在互联网企业有比较大的号召力。
所以我们看到,不仅仅是中国,目前全球公有云领先的公司,都和运营商没有多大关系
5G时代,低时延业务需要边缘云计算
而5G时代和过去不一样,5G定义了三大场景,有两大是针对企业业务的,低时延是重要的业务特点。5G时代有很多低时延的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控制互联等等,这些应用都需要有边缘计算云的参与
什么叫边缘计算?这是针对传统的云计算而言,传统的云数据中心是部署在中心城市。例如我们向阿里云租一个公有云节点,一般会让你选择北京、杭州等地方。这种属于中心化部署
传统集中在中心城市来部署,这种部署的好处是可以集中部署和管理,不足之处就是传输的时延比较长
如下图所示,如果在山东济南通过4G访问位于杭州的阿里云,必须经过运营商的无线、运营商的移动网、济南的城域网、移动的骨干承载网、杭州的城域网,最终访问到了杭州的阿里云
经过这么多网络节点,传输的时延是比较大的,这显然不符合5G的诉求,5G的低时延业务有可能要求时延在10ms到30ms内,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业务不经过那么多网络,可以访问本地的数据中心,这就是边缘计算,数据中心部署在本地边缘
还是以济南那个为例子,阿里云把数据实时同步给济南的边缘云,如果济南的用户通过5G访问低时延要求的云业务,只在济南本地数据中心终结,那时延当然很小
运营商在边缘云计算,占据地利
边缘云计算,运营商的机会会大的多,因为只有运营商有条件在城市的各地有机房,可以方便的建设小型的边缘数据中心,尽管BAT也想到了这点,但是BAT没有运营商的天然优势
而且,利用自身可以掌控的5G网络,运营商可以方便的把边缘云和5G网络挂钩,可以基于5G网络实现最敏捷的就近接入
那么利用5G所需的边缘云计算的地利优势,运营商第一可以真正的把网络管道和企业业务结合。利用边缘云,运营商不但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时延业务,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低时延的服务,例如云操作系统、云游戏、基于云的VR应用等
结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