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羽为何被后人称为"武圣"?
关羽,忠义,刘备关羽为何被后人称为"武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成为武圣人,其实是清朝的功劳。中国武圣人本来是姜尚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发展西岐,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长期被奉为兵家鼻祖、武圣甚至唐肃宗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不是黄飞虎),设立武庙祭祀。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1387年),礼部请修武成王庙,朱元璋认为“太公之祀,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罢其旧庙”。第一代武圣人被朱元璋废弃后,没有官方认可的武圣人,民间开始自习祭祀,岳飞和关羽受到礼遇。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3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开始两位“武圣”并列。满清努尔哈赤推崇《三国演义》,甚至把关羽作为满族守护神崇拜,而且岳飞抗金而满清前身是后金,清朝定鼎全国后逐渐抬高关羽地位,从而关羽从“二圣”中脱颖而出,变成唯一的“武圣”。从姜子牙“武圣”到岳飞、关羽“二圣”,再到关羽“武圣”,兵家色彩逐步淡去,愚忠和江湖义气色彩渐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口便说,说天下可说之事。
咧嘴便笑,笑世间招笑之人。
欢迎走进“土鳖君说”,关注我,我们一起说道说道。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可谓荡乎难名。
上下五千年,你方唱罢我登场。
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人辈出,武将云集。
有名有姓的璨如星海。
在全球华人文化圈里,有两个人是永远高高在上的。
一位是诲人不倦的万世师表,文圣人孔子。
另一位就是威风凛凛的忠肝义胆,武圣人关二爷。
山别东西,前夫子、后夫子;圣分文武,著春秋、读春秋。
文圣妙笔著春秋,武圣月下读春秋,两位圣人一张一弛,珠联璧合。
对这二人的崇拜跨越了地域、民族、行业和阶层。
跨越了年龄、性别、宗教和知识层次。
特别是关二爷,俨然已经化身成为华人的道德追求和正义判官。
关二爷身上凝聚的待事以忠,待人以仁,以勇精进、以义取利的忠义仁勇如今已然成为正气浩然、彪炳日月的民族魂。
在浩渺的中国历史上,关二爷是唯一一位被儒释道三家共同认可的偶像。
他的身上融合了儒家的伦理,佛家的慈悲和道教的道德。
在广袤的世界地图上,凡有华人之处,必有关公信仰。
远在海角之南的塔斯马尼亚岛,都有供奉关公的庙宇。
在香港,无论阿sir还是古惑仔,都是二爷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关公像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妈祖。
在华人眼中甚至是泛华文化圈中,关二爷绝对是一种精神层次的信仰。
关二爷自桃园结义以来提青龙偃月刀,跨追风赤兔马,桃园结义情义深,身在曹营心在汉,斩颜良,诛文丑,战长沙,护皇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杀庞德,败于禁,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独创江东,月下读春秋,誓不事二主的故事已经传唱千古,这里土鳖君就不在赘述了。
咱就来看看关二爷的头衔。
官方最高头衔:“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圣眷恩宠至浓,无可复加。
儒家最高称谓:“武圣人”。文成武德,辅国开太平。
道家最高称谓:“关圣帝君”。降妖除魔,统领阴兵。
佛家最高称谓:“护法伽蓝、护国明王”。忠义英豪,铁血护法。
民二爷在民间的身份就更多了,什么是武财神,哪个是战神、军神,自是不在话下
甚至《西游记》中还将他老人家奉为送子神
剃头匠们还将他奉为祖师爷。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可以说关二爷应该是当今中国头衔做多、信众最多、流传地域最广、受敬仰程度最高的神明。
关二爷神化,也是我国历时最长、官方认可度最高、民间参与度最热烈的造神运动。
本期土鳖君就跟大家一起看看关二爷是如何从一名优秀将领演变成万世共敬的神明的。
与西方神不同,中国人的神明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然崇拜,这是自原始社会便流传下来的信仰观,所以在中国每座山都有山神,每条河都有何伯,甚至一棵参天大树都有相应的树神,黄鼠狼、刺猬、狐狸、蛇谁显灵就拜谁。
另一种是祖先崇拜,这是隋唐文化爆炸之后才慢慢形成的信仰观,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辉煌足迹的人物都可能成为信仰的对象,所以在中国360行,行行都有祖师爷,谁的历史形象更高大上,就拜谁。
很显然关二爷就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据考证,关二爷正式进入信仰系统应该是在南朝。
当时二爷的官衔还不是很高,属于地方信仰,类似荆州地区的城隍爷,江陵百姓们在玉泉山上给二爷修了个关庙。
此时的二爷还是以战神的形象出现,在唐人董侹所撰的《重修玉泉关庙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二爷显圣助阵破敌的小故事。
二爷是怎么进入佛教系统的呢?
这得从南陈时期,二爷守护下的荆州诞生的那位天台宗的开山鼻祖智顗说起。
这位智顗大师相当不简单,他是南陈宣帝和隋炀帝的菩萨戒师,在大隋那绝对是国师一级的存在。
智顗大师主张接地气,为了让佛教受众更广,他将儒、道二教的思想与佛教杂糅在一起, 把地方信仰跟宗教信仰融合到一处。
于是他便在自己的家乡做起了化合试验。
据南宋和尚释志磐写得《佛祖统纪·智者传》记载,智顗大师在陈隋时期跑到老家当阳为佛祖扩土开疆。
某天夜里,恍惚间看到一位长髯飘飘的年长者和一位衣冠楚楚的少年。
美髯公自称是关羽,说他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兴复汉室,但是事与愿违,壮志难舒,死后这口气还没咽下去,阴魂只能聚集于此,成为了一山之主。
现希望老法师在山上建寺,我充当护法神明,护持佛法。
寺庙建成后,二爷再次显灵,表示愿皈依佛门。
智顗大师便授菩萨戒,收为佛家弟子,并奏请当时的晋王杨广,封关羽为护法伽蓝,并将二爷的高大形象带到天台山。
到了武周年间,禅宗六祖慧能的死对头,北派宗师神秀也到荆州地区开坛说法,将二爷护法伽蓝的身份带到北方。
由此大江南北的佛家信众皆崇拜二爷。
到了宋代,随着说唱艺术在勾栏瓦斯中的流行,二爷在民间的形象又从佛家护法神变成了降妖除魔的战神和民间守护神。
上一篇:玩《英雄联盟》打了快60分钟的局,女朋友要我出去玩,我要不要放弃这局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