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桐柏农户一万元血汗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取款时被告知“无此账户”,民警走访查真相,帮储户找回存款, 你怎么看?
银行,客户,存款桐柏农户一万元血汗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取款时被告知“无此账户”,民警走访查真相,帮储户找回存款,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桐柏农户一万元血汗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取款时被告知“无此账户”,民警走访查真相,帮储户找回存款, 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银行,就是一个合法的流氓,无缘无故被贷款,被担保,这都是银行流氓里面干的事,银监局也不好好管理一下,做为一个老百姓很无奈没法子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银行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每一笔钱的进出都有记录的,而且出库的时候还要反复盘点对账清楚的。并且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主管或经理都参与签名的!如果多出来的钱,会记录在案,就是担心储户回来核对的。
再说还有录像呢,银行怎么敢不认账呢?能进银行工作的应该都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或风险意识吧!不会因小失大的,毕竟为了这一万块钱把工作丢了或承担法律后果,那太不划算了!
如果这种事真发生在银行那让人大跌眼镜!应该是管理比较混乱了!风险管控意识太弱了!怎么能让储户放心!应该自察追究员工,主任的工作责任!
不过钱找到了就好!一万块钱不多,但有时候真能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最怕引起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知道这个新闻是否属实,在网上也没有百度到关于“桐柏农户”的相关新闻。对于你说的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是很清晰,我就单纯的从银行内部账务处理和工作流程上来分析一下你说的这件事是否可能发生。
银行作为经营“资金风险”的行业,自然对每笔资金的进出都有严格的账务管理。小到每个支行网点每个柜员,大到整个银行清算中心,每天工作借宿轧账时,差一分钱都是不允许蒙混过关的。
虽然网上经常流传着银行工作人员挪用储户存款,携款跑路,错账不认等负面新闻。但是,真正在银行工作过的人都心里有数,个别极端因素排除不考虑(违法犯罪行为),只要是在银行各种规定和法律约束内操作,绝不会出现客户存款不翼而飞的情况。
银行柜员之间每日互相盘库,交接时盘点资金;
银行主管每月固定盘点柜员的现金库和凭证库;
上级主管部门每月固定盘点所辖支行所有员工的现金库和凭证库以及ATM机现金;
分管行或者总行稽核部门不定时营业前或者营业中突击查库;
无论是平级之间还是上下级的突击查库,都是要求账实相符,绝不容许长短款情况出现。
银行的监控、声控设备无死角监控;客户重要凭证回执终身保管制,事后监督部门对柜员每笔业务流水合规性的检查等,都从客观层面上杜绝了银行工作人员不当操作企图非法牟利的行为发生。
事件中的农户一年后到银行取款,被告知账户不存在,应该是客户当时存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取款时被告知无存单信息。
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单纯的因为客户记忆错误,中途取出后忘记,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许多老年人身上,也见怪不怪了;
②由于新老身份证信息转换或者遗留的非身份证件建立的客户信息,导致客户在银行身份信息混乱造成。
第一代身份证在银行系统普遍是15位身份证号码,由此建立的客户信息近两年各家银行都在逐步清理;
如果客户当时是持第一代身份证建立信息后,或者是当年持粮补证明、户口本、士兵证等证件建立的客户信息,在第二代身份证上线后建立了新的客户信息,就会导致客户在银行系统内有多条客户信息存在。银行工作人员在客户存款时,如果客户信息选取不当,是会造成客户新身份证信息下没有这笔存单的存在的。
③银行网点裁撤或合并造成权属争议
例如九几年的信用社归农业银行管理,等到信用社独立出来之后,成为新的法人机构。现在还能遇到老人拿着十几年前的农业银行的存折本到农商行取款,往往就涉及到资金的划归问题。
总的来说,事情出来了总会有解决的方法,无论困难有多种,原因只有一个。绝不会让普通百姓的血汗钱不翼而飞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警察还是警察,银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银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开的假存款收据,将存款私自挪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红尖椒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