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袒露人心的话,虽历千年仍有回响?
天下,荀子,太宗历史上有哪些袒露人心的话,虽历千年仍有回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有哪些袒露人心的话,虽历千年仍有回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霸气之人当说霸气之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积小善而成大品质,积小恶而成大患。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孙权。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学习改变自己,也改变别人的看法。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有这样的猛人,何愁外患不灭。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乱世之中,强者为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召见魏征问道:为何自古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却非常困难?
魏征思索片刻答道:臣民只求苟安于世不想受到刑罚,但他们却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所以得天下民心者方能守天下。
但魏征这句话也是引用先贤的话,来自荀子《荀子.王制》篇中“君者舟也;庶人也,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春秋时期的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子亦说过“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
唐太宗李世民则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可见古代对群众的力量是深的认知,民心所向,所向披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合有孝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