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新政,清末,督抚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码字辛苦,喜欢就关注[小丞相123]吧(๑><๑)
清末新政是在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后,慈禧率领光绪及文武大臣逃亡西安,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并且迫于列强压力处死五位大臣。这些都严重损害慈禧和满清政府形象。
在此背景之下,以慈禧为首的清朝高层开始考虑改革”。对于这场改革,我们难以用一几百个字去评价,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那么,小丞相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点简洁地对清末新政进行评价。
1.是一次被逼无奈的自我改革。
1840年鸦片战争后,其实清政府一直都在试图复兴祖宗大业,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乃至慈禧太后都希望能重新让大清站起来。但是,由于长期闭关锁国,思想上难以跟上世界形势,无法真正认识到衰落的根源。
道光、咸丰觉得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可以实现图强,结果被侵略者几声炮响就吓到了。于是慈禧太后就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搞洋务运动。结果有枪有炮没开就被人大趴下了。
于是光绪就考虑到了体制,开始戊戌变法,但是戊戌变法并没有促及体制根本,加上本来自己就没掌握实权,根本行不通。再后来,在庚子事变后,慈禧差点丧命于列强之手,也让这个爱面子的老佛爷丢尽见面。于是才开始来考虑搞新政。
2.是一次程度最深的全面改革。
应该来说,清末满清政府的这几次自我救赎的几次行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清末新政,在一次次深化进步,一步步促及政治体制。改革内容涉及到军、政、商、外交、教育等各个方面。
军事上,开始编练新军,这是最早也是他们认为最迫切的改革,让袁世凯小站练兵。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令各省设武备学堂,并编练新军。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设练兵处,由袁世凯任会办大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
教育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各省书院都改为大学堂,州府一级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还设置了蒙养院,就是类似幼儿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范学堂体制,设置更加现代化专业及教育体系。同时,还鼓励留学,至1907年,共派15000余人留洋。
此外,在商业、官制、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改革,不得不说,这是清末以来,最为进步的一次改革。
3.是一次如沐春风的失败改革。
对于清政府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改革。小丞相总结其为,对满清政府来说,这些改革如隔靴搔痒,对后来者来说是如沐春风。
因为,对于满清政府来说,一方面由于摊子铺的太大,而经过战争、赔款,国力早已是日薄西山,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改革任务。另一方面,这次改革并未促及君主专制体制,《钦定宪法大纲》,根本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宪法,这样凝聚不了开明绅士、有识之士和下层人民的智慧。所以民国时期称其为遮羞改革,换汤不换药,注定不会成功。
而对于后来人来说,这的确是一场如沐春风的改革。并不是说他成功,而是对后来的政局、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以编练新军为例,这些军队的基础和武备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后面辛亥革命、国民党北伐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再以教育为例,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十多年的时间,培养了不少人才。
此时,小丞相不禁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清末新政内容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展,那历史是不是要重新改写了。
我是小丞相123,欢迎关注我(๑><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的邀请。
近代中国,清王朝的改革是在西洋列强强力的挑战和形势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改革,分别为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晚清时期的改革由洋务运动时期的机构调整发展逐渐深化到清末新政时期体制的创新转型。
清朝改革从行政机构调整——执政体制改革——政治根本思想转变,改革逐渐深入。
一、清末新政的时代大背景
清王朝步履蹒跚的步入二十世纪,此时的清王朝,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已经彻底的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加上前几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这些都使得清王朝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人民矛盾加深。 加上清王朝的实权人物比如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都老的老、死的死,清王朝已经没有威望和军队来维护自身的统治,清王朝的地位已经风雨飘摇了。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统治,1901年, 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二、清末新政的改革范围
清末新政是清王朝在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改革,涉及制度、官员管理、民生、学校、科举、军队、财政等方方面面,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政治改革。改革确立了符合立宪政体的近代国家体制,成为晚清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
三、清末新政的改革时间跨度
清末新政时期是从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预约变法”的上谕开始,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结束。
四、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
1.政治改革:改革官制,调整机构,整顿吏治,裁撤三冗(冗官,冗衙,冗军)。
督办设立政务处作为实施新政的领导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立农工商部、学部、民政部、邮传部、税务处、资政院、审计院,改刑部为法部,大理寺为大理院,裁撤河东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江宁织造,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改建制为奉天、吉林、黑龙江巡抚,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等等一系列改制。废除捐纳制度。改革官俸制度,优给行政费用。
2.军事改革:仿照西洋,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引进人才 。
这个是清王朝的重头戏之一。清王朝谕令各省督抚“将原有各营严行裁汰,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以成劲旅”。所谓新军是学习西方列强的军队规章制度,用西方营制编成﹐以洋操训练﹐使用洋枪洋炮﹐要求士兵具有一定的文化﹐军官则由国内外近代军事学堂毕业生担任的新式军队。北洋军是就是训练新军的成果。
上一篇:明天我最好的朋友就要正式开始自己的脚步了,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背起行囊的时候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