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川6岁女童玩耍中跌落昏迷,12岁玩伴怕其苏醒后告诉家长挨罚将其打死,你怎么看?
孩子,家长,父母银川6岁女童玩耍中跌落昏迷,12岁玩伴怕其苏醒后告诉家长挨罚将其打死,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咱们的政府要营造一种重视秩序重视规则重视诚信重视家庭氛围、环境的社会风气,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家庭教育缺失、错误、失当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工程,要持续的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思议。家庭教育的缺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案件对于我们的教育有太大的启发,对于11岁孩子来说,仅仅是因为一个单纯的想法:害怕父母的责怪而动手杀人,想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也曾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比如曾经的药家鑫事件里,药家鑫的杀人动机就是害怕撞人这件事,受到父母的责骂,最终才决定干脆撞人致死,希望能够掩盖出车祸的事实。
是什么样的教育?让一些孩子,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是逃避或掩盖?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孩子动手之前的心理,他有多害怕回家受到责怪?
这种害怕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孩子比较敏感,其实父母并不是极其严厉的父母,但孩子会觉得面对父母的责骂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儿。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心理没那么敏感?还有一种可能性,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非常的严厉,这就会导致,孩子犯了错,第一反应是怎么样?赶快去弥补错误,而是想着怎样逃避父母的惩罚。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怎么样让孩子从容淡定的面对人生里的挫折?
当然,孩子先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有些孩子天生大大咧咧,而有些孩子,天生敏感度就高。
但总体上,要想孩子的内心更坚强一点,关键是要给足孩子安全感。只有当孩子的安全感足够强势,内心才会比较稳定。遇到事物时,才会理性的对待,而不是陷入某种恐惧中。
另外,要保证家里关系相对和谐,给孩子一种和谐的环境,这样也会让孩子敏感指数降低。
而对于父母也要思考一下,对孩子的要求是否过多过高,以至于孩子服从父母的命令,很多时候是因为害怕。
这种情况出现,亲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孩子在父母的钱也会处于紧张的状态,生怕不小心做错什么事,就会受到惩罚。
只有包容的父母才能养出淡定的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在犯错中成长,就是每一个妈妈都需要有的宽容。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之,每一个悲剧的发生,如果能给其他人启发,减少更多悲剧的发生,那这个悲剧就是值得感恩的。允许孩子犯错,在错误中成长吧!带着这样的心态,孩子才会成长,在爱中,而不是恐惧中。
我是@亲子故事莲君说 ,欢迎关注并转发,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轻松教养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现在的孩子无论是生理和心理都成熟得很早,这个和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那些早熟的孩子,想法比大人还现实,而孩子的家长还自以为是自己孩子聪明情商高,所以,有些12岁的孩子,能做出大人很多不敢做的事情,这些小孩的行为和家庭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12岁少年因为玩伴跌落昏迷担心家长责罚而将同伴用木板拍死,仅仅就为了怕家长责骂,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消失。这些血淋淋的事件已经不是个案了。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震惊国内的湖南沅江市一起未成年人杀母的案件吗?起因很简单,那个12岁的儿子,在家里偷偷抽烟,却被母亲无意中发现,气愤的母亲拿起了皮带就对吴某一顿狠狠的抽打。结果他直接和母亲动起了手,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他去厨房里拿起了菜刀。接连对母亲疯狂砍了20多刀,母亲当场死亡。
将母亲砍死后,吴某康没有一点慌张。他将弟弟哄睡了,也并没有外出逃跑。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将作案的菜刀扔到了鱼塘中。
当晚,他还接听了母亲的若干电话,代替母亲回复了微信,还用母亲的口吻替自己向班主任请了病假......够震撼吧,谁能想到这是12岁的孩子干的?
两个事件的孩子,同样都是12岁,都是极其残忍,极其恶劣。他们真的是一无所知天真无邪的孩子吗?在弑母案发生时,很多网友都表示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快,每个孩子都是吃得好穿得暖,早熟,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日常新闻中不乏“5岁男孩自称有三个老婆”“12岁小情侣开房”的案例。中小学生在社交平台中,常能看到“哭了,痛了,懂了”“不会爱了”“心好累”等成人化言论;还有的孩子,在父母参加的聚会上大讲似懂非懂的黄段子。而作为孩子的父母常常以这为荣,甚至不惜显耀夸奖,物质鼓励。总认为,孩子还小,即使说错了,做错了,也没什么大碍,因为刑法规定:未满十四岁的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一方面是网络普及带来的影响。
据调查,我国10岁以下小网民比例达到0.9%,大约300万人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现在的孩子缺乏同伴,孩子只能从网络等途径寻求交流。网络社交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加之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差,好奇心强,很容易受网络信息影响。还有很多电视节目中充斥着不良信息,加速了孩子的心理早熟。
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缺失。
过去家长能管孩子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但管教孩子的时间更多,也更严厉。现在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舍得花钱,但恰恰最重要的陪伴却减少了,很多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不了解他们平时的心理变化。
在中国,未成年犯罪越来越多,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而造就这样的悲剧,很多情况下是成人世界的失职,才催生了未成年犯罪。
上一篇:有没有大佬推荐一款国产SUV,好看吸睛性价比又高的那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