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超前教育往往导致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怎样过才有价值?
孩子,超前,知识超前教育往往导致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怎样过才有价值?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超前教育往往导致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怎样过才有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好!答案思考三个问题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要学的知识,孩子的智力训练,孩子的学习的精神品质习惯,也就是非智力因素。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学习活动中缺一个行吗?知识用什么学的?是有智力学的,这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有一个智力训练的任务。怎么训练呢?设计什么样的智力训练的问题达到提升智力。也就是训练人的五官和心脑的问题。在想想人的五官和心脑是什么管理的呢?是人的学习的思想品质习惯。这是指挥系统。这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有一个育的任务,并用孩子的学习品质习惯管好五官和心脑,拿下知识。最终达到利用学习品质习惯管理五官和心脑,利用智力把知识学会。有个很奇怪问题:会的孩子不听课。有这种情况。那为什么不听呢?是会的原因吗?答案是不是的。不听的原因是孩子不知道课堂上训练自己的什么。也就是训练五官和心脑,使五官心脑快速的学记,还有孩子不知道到在课堂上训练自己的学习品质习惯。再看孩子对知识认知要求用多高。要求低就不会听的。要求高就玩命的学。如,读字,设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同一个时间里看谁读的多,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不是一场竟赛啊!能有不听的孩子吗?为第二天的课堂孩子回家会怎么做???结论:老师的设计课堂非常重要,家长和老师必须指导孩子知道课堂训练自己什么?这是问题的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很赞同前两位朋友的观点。提前教育本身就是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更有悖于儿童生长规律,所以说提前教育危害是很大的,它不但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也制约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超前教育确实是现在存在的一种现象!个人认为是一种揠苗助长的教育行为!
超前教育的产生
①超前教育是一种不符合本年龄阶段的教育。由于现在家长对孩子成绩上的攀比“谁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谁家的孩子提前学习就快人一步”等错误的教育方式。
②前几年所谓的“少年大学生”的社会媒体的鼓吹。家长的功利心完全被蒙蔽了双眼。导致现在教育为了迎合家长,开设超前教育!
超前教育的危害
首先我们要明白超前教育弊大于利。无异于揠苗助长。让孩子本来该玩耍的年龄却被超前教育剥夺了,一些打着开发孩子潜能的机构进行超前教育,实责为压榨孩子一个后期发展的潜能。
其次教育的本身不是一簇而成的,它是由循序渐进的积累到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就像种树一样,要顺木其性,方可长成参天大树。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孩子一升入三年级成绩就“跳崖”式的下降。这就是由于超前教育,压榨了孩子们小学前两年的课程。觉得自己都会了而不好好听讲学习。到三年级的时候就学不会了,不想学了。从而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以及一连贯的反应。成绩不好,父母责备,信心丧失,性格自闭等等。你们说这是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之光还是揠苗助长!
如何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
第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陪伴。陪孩子做游戏,参与户外活动。
第二,精准定位,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与正确的引导。
第三,知识的渴求离不开精神的建设。课余可以多参观文化历史博物馆。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一个好的体魄才能有助于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知识。多参加体育活动,乒乓球、篮球、游泳、绘画、羽毛球等。
第五,现在社会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及网络时,避免孩子们养成“网瘾”的习惯。
总结
总得来说我认为超前教育只是形而上的东西,对于孩子意义不大,弊大于利。我们作为家长也要明白,该在哪个年龄段就做哪个年龄段该做的事。少年老成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夸人的词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如果孩子进行了超前教育,我们如何来完善这个教育是你要的答案。
因为是超前教育,孩子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业余时间应该用在下面几个方面:
(1)特长的学习,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和孩子商量,选择一个特长班学习。
(2)训练孩子的专注力,父母经常带孩子做一些专注力方面的训练。
(3)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去看看世界,了解了生物。爬山远途
(4)家长陪孩子去锻炼身体,健壮的身体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5)培养孩子适应学习规律和生活规律,既然学习压力小,培养这样规律的条件越充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按时间办事。提高效率。
(6)帮助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工作,给孩子培养责任心
(7)多参加社区活动,或社会实践,让孩子多接触人,学会和人打交道。
(8)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重在参与,父母要多支持,增强亲子关系。
(9)多读书,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重量不重质。大量阅读。
参与以上这些活动,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运动能力,养成好习惯,增强亲子关系。你围绕这个中心去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希望这个回答能让你满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