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个孩子如果不能真正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节奏。学习会有效果吗?
孩子,自己的,状态一个孩子如果不能真正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节奏。学习会有效果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个孩子如果不能真正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节奏。学习会有效果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学习,端正态度很重要!
在校有老师讲课和督促;在家有父母陪同和纠正;一定让孩子记住老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重要的是,听课态度要端正!不能分心!
写作业和回答问题就有了尽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这样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孩子天性自由自在。总想玩乐。可到学习就不感兴趣。但这是逃不开的。所以家长首先跟孩子沟通如何何理安排时间即有玩乐又有学习时间制订。开始最难。但要先学习后玩乐。规划好学习时间。集中学习,然后鼓励孩子学习效率高,充许玩乐。培养一段时间即可自觉计划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孩子不能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节奏,其实是很难掌握学习这件事情的,而且效果不大。因为当没有状态的时候,其实就会从内心深度讨厌一些东西,就想要逃避。但是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只是太喜欢玩了,所以不能好好静下来学习。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在学习上的状态和节奏没有调整到正常的轨道上,因此会觉得好烦。
那么正确的调整方法是怎样的?首先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散散心,不断的引导读书是为了追求什么的价值观念,让孩子心里树立起为什么要去学习的强价值观,这样他的主动学习性会强很多。
世界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犹太人,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要接触书本前,会在一块石碑上用蜂蜜写上一些知识,然后让小朋友知道知识的味道是甜蜜的。他们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一种调整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形式,让孩子懂得我对学习感兴趣了,然后越学越开心。因此这个民族也出现了很多在不同领域的知名人物。
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长远的思考和终身学习。特别是在幼年时的学习,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大人们的激励,可以制定一些激励计划督促孩子学习,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比如一起做读书计划,一周看了多少页的书,就会有多少枚印章奖励,透过收集印章奖励又能兑换哪些礼品,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发感兴趣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真正进入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效果,但效果肯定不如进入状态收获多。
事情就怕琢磨,学术就怕研究。作为一个学生,思想和心态不在学习状态下,甚至游离于学习之外,又怎能奢望有更多的收获。
生活中,常常有的孩子看似埋头苦学,一到检验成绩的时候就不理想。你说他没学挺冤枉他,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的入进学习和书本中,没有真正理解书本内容或老师讲的知识点。而往往有的学生兴趣爱好挺多,学习时间也不是抓得那么紧,可就是成绩好!孩子曾经说过她一同学,上课时他的思维几乎是跟着老师走。还有的孩子你看似他在玩,可他的脑子时时在思考问题。也就是说,他一旦脑子入进去,理解透彻了,自身也就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样考试的时候,自然会不在话下。
当然,孩子各有各的天赋,正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孩子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他可能在别的方面擅长,只要尽心尽力做到就好!所以不可强求,顺其自然身心健康更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重点在于学生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状态”,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就课堂内容的跟从听课状态。
怎么定义学生属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呢?笔者认为就是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到自身原有知识体系中,建立与原有思维体系的连接,建立新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停留于内容本身的记忆识别再认,而是一种内化的思考。
更深层次的学习会有一种非常愉悦的状态,自己的身心投入程度更高,感受到的预约来自于心流状态,是一种沉浸和忘我的境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总归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想学习,有内动力才能学好,所以要从小培养学习习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