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便时昏倒,请问是怎么回事?
交感神经,突然,供血不足小便时昏倒,请问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排尿性晕厥是指在排尿开始、排尿过程中或排完尿离开厕所时突然晕倒,持续30秒~15分钟后清醒。这种病多发生于20~30岁健康男性。晕厥的主要原因是血压突然下降而引起的,多在午夜、午睡起床直立排尿时发作。
人体内脏功能的控制有两类神经,一类叫交感神经,另一类叫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便会抑制排尿,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促进排尿,可见排尿是要受副交感神经操纵的。副交感神经还有引起心跳减慢、周围血管扩张和导致血压下降等作用。所以,睡觉后突然起床排尿,这时副交感神经会变得异常兴奋,于是心跳减慢,周围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等现象也伴随出现,可造成大脑一时供血不足。再说,突然起床,从睡觉时的水平位置变为直立位,脑部也会出现暂时性缺血,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导致排尿性晕厥。三措施防排尿性晕厥一般来说,排尿性晕厥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
酒后发病者,要戒酒;
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小便,起床排尿时可在床旁先站一下;
小便时有意排得慢一点,不要太用力。一般排尿性晕厥都有先兆症状,例如头昏眼花、心慌、下肢发软等,如果一旦出现这些先兆,则赶紧蹲下或平卧,一会儿就会好转。
防治:起床后不要立即小便
懂得了排尿后晕倒的道理,也就有办法防止了。一般来说,排尿性晕厥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酒后发病者,要戒酒;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小便,起床排尿时先在床旁站一下;小便时有意排得慢一点,不要太用力。一般排尿性晕厥都有先兆症状,例如头昏眼花、心慌、下肢发软等,如果一旦出现这些先兆,则赶紧蹲下或平睡,一会儿就会好转。当然也有完全没有先兆的,如果是过往有反复发作病史的患者,可采取蹲位小便,同时小便时用手抓一个支撑物;小便后站立一会儿,无不适感再走;如有头晕、眼花时要立即蹲下;在卫生间避免放置一些尖锐或易碎的物品,以免在发生晕厥时引发不测。
排尿性晕厥也偶见于老年人,大多于睡眠后起床排尿时产生短暂意识障碍,天气寒冷或饮酒后易诱发,患有肺结核、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病人则更容易发生。故对于老年人,尤其应该更加小心,防止出现在病症发作过程中因跌倒而致骨折、颅脑损伤等意外。
上一篇:通知: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业主收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