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不是闻道之后死,而要等晚上才死?
孔子,死了,他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不是闻道之后死,而要等晚上才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一种说法是,对真理的向往是急迫的,哪怕早上听到大道明白了道理,心下再无疑惑,心里是畅明痛快的,哪怕晚上死了也心甘情愿,表明了为求索真理哪怕就明白一会就死了的精神,这才是本意。
还有一种理解是[我现在闻道之后,以前的既往就死了]
你觉得哪个更有道理?
[可是,为什么会朝闻道要等到晚上才死?不是立刻马上死呢?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表达了“闻道”之后的快乐和满足,仅此。无须死抠字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孔子的一个願望。孔子一生传播主张仁道治天下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把仁道作为做人的标尺,才能让社会有规矩、原则可依,这样才能使人的行为得到规范,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实现中庸和谐的宗旨。可当时的统治者们却为了恐固自身的独裁统治地位,不把孔子的主张放在眼里,因此孔子为自己的主张得不到认可和贯彻落实深感叹息,在他的心中觉得唯有仁道才能达到推进社会文明和进步,当这种主张得不到推崇,他深感失望。他的願望是有一天能听到有人接受、推崇、实施自己的主张,这样自己也就死而无憾了。 文中巩固的巩字错写成恐字,特更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要有些时间体验感悟“所闻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饭桶问题,
恕我无礼。
人生苦短,
只争朝夕。
人生真的这么短么?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贵,
用来做什么好?
学习,
工作,
炒股,
泡妞,
玩儿,
是不是可惜了?
人生难得,
得了又用来干什么?
佛教说闻思修行,
道家说长生久视,
孔子说,
闻道才对,
它的价值才与生命难得相匹配,
能闻道,可参赞天地,复归本原,
何必早生晚死,
即生即死可矣!
这个大概相当于佛教的
当体即空,即身成佛。
来我学国学,
一定从汉字,
从汉语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朝闻道,夕死可矣。
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大旨意为:早上明白世间的大道,晚上死去也了无遗憾了。
表达了一种想探知宇宙真相的渴望。
古人喜欢用对仗,一天之内朝夕恰好相对。一句下来节奏韵律上很好,也表达了一种满足感。
如写朝闻道即死。只会给人一种恐惧感,难道大道是催命咒语吗?听到的人立刻死,那人们还追求什么?既缺乏合理性,也唤不起人求道的热情,还失了语句上的美感。
所以,不能改成朝闻道,朝死可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朝夕表明的时间之快,并非说早闻道,晚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闻道才是可贵,至于朝生夕死是自然规律,是时间问题罢了。意思朝生夕死哪是次要的。而闻道却是当下都要操持的。而得道的满足是超越于生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位师友,至于这个问是众论不一,夲人的看法是,一个病人去看病结果是死症,后怕。如果他先病了,不就没有再去医院的比要了
上一篇:狗狗真心爱你的迹象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