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练字帖真的可以把字变好看吗?
字帖,书法,笔法练字帖真的可以把字变好看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笔法,结构,章法虽然可以分开来谈,但是三者不可偏废,笔画要放在单字里去检验,结构要放在章法里去表现,三者齐头并进,也就是我所说的“三下锅”。
三,步步为营,举一反三
明代王世贞曾说学习书法的奥妙:
法成之后,字体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凡此皆学者所当知也。
这就是说书法学习虽然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才能曲径通幽,但也不是说要墨守陈规,亦步亦趋地走,而是要找其规律,从而举一反三。
这里所说的“举一反三”的“三”自然是泛指,不是说你学会了一个字就要会写三个字,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书法规律的重要性,要做到举一可以“反百”“反千”,能否做到“举一反三”是练习是否得法和有效的检验方法。
据新华社统计,我们的汉字有十万之多,所以如果要把字写好,那岂不是要把这十多万字每一个都练习一遍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也没有这样做的,我们要学会找汉字的规律,特别是结构规律,书写规律对于我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颜真卿《多宝塔》楷书书法]
例如学习《九成宫醴泉铭》,学习《多宝塔碑》学习《神策军碑》,我们就可以采用先学常用字,简单字,笔画少的,而后进一步学习常用偏旁部首,例如学会了“会”这个字,那么“含”字“今”字就会写了,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实际例子。
四,持之以恒,摒弃抄帖
学习书法,贵在坚持,坚持有两个方面,一是三分钟热情,二是见异思迁。这两种都是学习书法的大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法既要学,又要练,这又回到了我们前面书法质变是“准确数量的积累”问题上了。
苏轼说:“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可见学书法的付出是必然的。
清《壮志歌》中有一句说:“寒毡坐透,铁砚磨穿。”用来形容学习书法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法就是在一笔一画的千锤百炼之中体现其姿态之美,精神之美,意境之美!
想要把字写好,在方法上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切忌抄帖。
抄帖的意思就是全然不顾我们上面所讲的观察笔法,结构,章法等等,而是信笔书写,把书法的练习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虽抄了几本字帖,然而没有真正写好一个字,这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往往还会打击练字的信心,这些都是方法不对所致的。
[苏轼书法作品]
以上我们从“量变能否引起质变”这个问题展开,得出了长时间的练习会因为是否是有效的量变而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接着我从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如何才能写好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感谢关注,欢迎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练习字帖肯定可以把字变好,首先临摹名家字帖,长期描红字帖的字体,是先把自己以往的字体构架随着描红改变过来,时间长了就会演变过来,随着字体构架;临摹一段时间后,书写架构改变后并且稳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临帖后,然后再进行背帖的练习过程,长期的练习肯定会字体变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问题。
长时间写字帖和长时间学习字帖是两个概念。
就算是一辈子都在写字帖,要是不用心去学习。始终都是照葫芦画瓢,学不到书法的精髓也是徒劳无功。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在不断的写字帖,就是看不到进步,反倒是离开字帖就不会写字了。这就是典型的只写字不学字,这样的趋势下去,说的严重些很有可能到了最后连字都不会写了。这么说可能有点耸人听闻,事实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虚心学习的过程。学习时候要举一反三的学习才会把字写的漂亮,不仅要写字帖还要学字帖,认真的读帖临帖,直到背帖,脱帖。一直到自己创作作品。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路,千万不要一味的写字帖,陷入一个死循环无法自拔那将是最坏的结果。
大多时候我们学习书法,都是要先临帖的。可是有些人会陷入到一个误区之中,那就是把临帖当成了第一要务,以为只要临帖熟练了,写出来的字自然漂亮。殊不知,临帖时写的很好,离开字帖就不会写字。这就是不读贴不背帖的缺点的体现。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写,适当的停下来学习一下书法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一、无数古人和今人的学书经历证明:学习书法(毛笔字或硬笔字)最正确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临摹书法名家的经典法帖。
二、字帖在书法史上有四种存在形式——
a形式:”书法真迹“——字帖原本是指书法名家的亲笔书写、流传下来的真迹。这种字帖真实地传达了原作者的“笔法”、“字法”、“章法”、“意境”的所有细节,是后人学习书法的珍贵资料,例如去年在日本展出的《祭侄文稿》即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真迹。
b形式:”书法摹本“——名家书法“真迹”是极其珍贵的,不要说后人,即便是与“名家”同时代的人也是很难见到的,于是产生了书法真迹的“摹写本”,例如现代人见到的《兰亭序》即是唐代流传下来的摹写本(唐代能见到《兰亭序》摹写本的也只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位重臣)。
c形式:”碑刻拓片“——为了扩大名家书法的”阅读面“,满足普通人学习书法的需要,古人把名家的字刻在木板或石板、石碑上,上墨拓印,制成字帖(历史上著名碑刻的原拓片是珍贵的文物)
上一篇:坐月子期间老公应该出去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