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工业自动化越来越普遍,以后普通劳动者该何去何从?
现在,工业自动化,工作现在工业自动化越来越普遍,以后普通劳动者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工业自动化越来越普遍,以后普通劳动者该何去何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重复艰苦的劳动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灵魂会得到永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就是机器人的上帝了。机器人发展到现代人类的精神境界,起码要万万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不管到什么时候劳动者都会存在的 只不过劳动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了 富士康的自动机器人也不能做到精密的操作还得靠人工 现在笨工傻干的活当然可以自动化 可精密的操作还要人为完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有一种一定要说点什么的冲动。
先来说说我的观点:
现在是一个为了追求利润和竞争力,而由机器自动化来淘汰低价值,高重复人群的不可逆过程。低价值劳动者的工作空间会逐渐被替代,不改变就必然被淘汰。普通劳动者,必须学习新专业技能,并同步进行老技能升级,在工作中脱离从事流水线重复式工作。调整心态,不能得过且过,不能混日子。否则职场和社会终将给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首先来说说现今的趋势,随着最近几年计算力的提升,使人工智能AI方面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越来越多的这方面的应用在出现,并逐渐走向应用的落地。这是一个推动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的技术,是必然的一种趋势。既然有提高,就会有替代淘汰。尤其是生产效率低下,并且不能保证准确率以及持续的工作强度的。就像石头武器被金属武器替代,冷兵器又被热武器替代,出行时的马车被汽车替代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因为原有的效率低下,新出现的效率提高。
来说说现在的工业自动化。其本质目的是为了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工业自动化一直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随着现在的各种智能类产品的技术支撑,以往数据的科学运用,使自动化越来越深入到工业生产中。
工业自动化带来了什么?
1 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时有听说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工商,咱们人断掉的肉体部分,现在是没法百分百恢复的。但是机器失去就失去了,失去可以在换个新的上去。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2 提高生产效率;
网上查到的一个数据,自动化系统投入和企业效益方面提升产出比约1:4至1:6之间。咱们可以想象,同样的一个工作,机器可以24小时工作,咱们人只能工作8小时,中间还要吃饭,休息,否则咱们的身体是吃不消的。可机器不用。假设,某种产品,机器1小时做一个,人一小时做3个,一天24个小时,算下来,都是24个。但是人会累啊,很难保证每小时都做3个吧,毕竟精神,体力都会随着时间而消耗,所以8个小时平均下来也许就是做8-15个之间,可机器能做24个,生产效率是提高的。
3 提高产品质量;
机器的数据都是规定到极为精细的准确数字,说走0.1厘米,就不会走到0.3 ,人可能开始做的也很细,但是还是随着体力,随着精力的消耗呈下降趋势的。
工业自动化的诸多优点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我们使用上工业自动化以后还可以回逆回去吗?肯定是不可以的。就像咱们现在开汽车了,还可能回逆去坐马车吗?所以随着对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刚性要求,现有的提升发生了以后,就会稳固并寻求继续向前,而不会回逆到过去。
社会生产效率体现在个体就是个人的工作效率,由于现在社会进步的技术要求,社会化分工变得极为细腻,普通工作者,即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多种技能组合生效的综合能力,所以多从事好入门,体力型明显,流水化重复操作的特点。生产效率是有极限性的波动的。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在应该积累和学习技能阶段未能掌握深度技能,同时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知识眼界的问题而造成的时间浪费,造成技能弱,心里缺乏向上学习的动力等缺点。
而工业自动化尤擅简单重复性工作的效率提升。而且不吃不喝,不会发生精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等安全生产事故;每个动作都由数字精确控制,保障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工作时间长。所以,在商业组织竞争激烈的今天,单位时间产量的提升,生产成本的下降等好处被工业自动化所凸显,为了提高竞争力,保障利润,选择工业自动化来替代原有的手工加工,就成为必然趋势。
被淘汰或者即将被淘汰的普通劳动者,只有进行知识跃迁,去没有被工业替代的岗位或者行业去工作。普通工作者,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去学习,去掌握技能,去未被替代的领域生存,这是适应社会趋势的唯一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