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到底有哪些人出家了,原因是什么?
湘莲,宝玉,大观园《红楼梦》中到底有哪些人出家了,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月庵老尼,葫芦庙小沙弥,这两位角色,也是“职业化僧人”。
这么多人出家(包括这么多出家人),都不足以说明什么,关键是主角贾宝玉的出家,这才是点晴之笔。
一场大火过后,大观园和荣宁两府没有了,“家亡人散各奔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家族抄没了,真爱(黛玉)远去了,身边的“金钗银钗”一个个走的走,散的散,出家的出家,所有的繁华锦绣,一把火过后,全没了,”一场繁华一场空”……贾宝玉毅然选择出家做和尚,归隐于荒山野庙之中。
诡异的是,书的前后出现了的两个神仙,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他们又算不算“出家人”?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再加上”警幻仙姑”和“神瑛侍者”,这些幻像,到底是归于神仙,还是归于”出家人”?
一一一部《红楼梦》,从头写到尾,恁多人出家,真是写尽了幸酸。诡异的是,这个”出家人”的人数,还统计不过来,不容易弄准确。
我忍不住想问一下曹雪芹,嘿,哥们儿,你一部书写那么多和尚(尼姑),到底是几个意思?
(图片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陈明朗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红楼梦》的人物结局大多是悲剧,抛去那些一笔带过的人物,出家的大概有七位,我们看看他们都是谁。
①:贾宝玉
贾宝玉出家的原因,源于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变化,贾宝玉虽出生名门望族,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他不喜欢男尊女卑,不喜欢八股文,他对女人表现了与那个时代不一样的尊重。
由于有这些性格,所以他的理想是非常虚无的,红楼梦中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清净女儿之地——大观园,和林黛玉香闺——潇湘馆。但是在林黛玉死去,大观园陷落之后,他一下子无法接受现实,其精神家园受到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其虚无的理想也化为乌有。“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贾宝玉在经历家族劫难之后,表现了对尘世的倦怠和绝望,只得与青灯相守。
②:贾惜春
贾惜春的判词一开始就名言:“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预示她最终是要剃发为尼的。
贾惜春是贾家四姐妹最小的一个,她的出家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其身世,他的父亲贾敬只好炼丹修仙,百事不闻,她的母亲早逝,所以性格一向孤僻冷漠。另一方面来自于家族陷落,物是人非,特别是三个姐姐的不幸,使她看破红尘,厌弃尘世。
③:柳湘莲
柳湘莲本是一个世家子弟,但因他父母早丧,读书不成,最后成为一个戏子。他生性豪爽,风流倜傥,人美英俊,与宝玉非常交好。
柳湘莲出家的根本原因是尤三姐的死。尤三姐本已和柳湘莲达成婚约,但柳湘莲怀疑其不干不净,将婚事退去,这事导致尤三姐饮恨自尽,柳湘莲内疚万分,于是削去青丝,随跛足道士出家。
④:芳 官
芳官是贾府买回来的戏班小女孩,后因戏班解散,分给怡红院成了贾宝玉的丫鬟,但因人诬陷,被王夫人清理,叫她干娘在府外找人嫁了,芳官剪发明志,决意出家为尼,于是跟着水月庵的智通出家了。
⑤:妙 玉
妙玉出家的原因来自于小时候,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自小多病,想了很多办法都不中用,三岁时就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后来好了,仍然带发修行。贾府建造大观园时,妙玉入住了栊翠庵。后来被贼寇掳走遇害。
⑥:甄士隐
甄士隐是一个读书人,暮年得了一女,本是天大的好事,但好景不长,他人生突遭巨变,爱女被拐,房子烧尽,精神受到巨大打击,他起初投靠亲戚但却被厌弃,有一日见了一跛足道士就随他而去了。
⑦:贾 敬
贾敬是贾惜春的父亲,他本来是丙辰科进士,按理说有一番作为,但是却一心追求道学,成日在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万事不管。后来也因吃秘制丹砂,烧胀而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红楼梦》中到底有哪些人出家了,原因是什么?
贾宝玉
一场大火把大观园和宁荣两府烧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家亡人散各奔腾”。原著的这一结局,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看到身边“女儿”的悲惨经历,他精神世界释然了,心中留下了无法触及的伤痕。 最后,他的真爱——林黛玉的去世,再加上家庭情况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世界各种黑暗的更好理解,促使他选择了“逃避世界”的道路——出家藏在一座荒山寺庙里。
甄士隐出家,生活破产,受尽人世间的嘲讽和白眼,出家才能得到自由和解脱。
水月庵的老尼,葫芦庙的小沙弥是职业化的僧人。
芳官等三人出家是为了摆脱干妈的控制,不想被分配别人家当用人这条出路,性格刚强不受屈辱,给自己闯出一条生路。
惜春出家的心理动机是终身不嫁。家族里姐姐妹妹没有哪一个是幸福的,人世间痛苦太多,寻求解脱之道。
柳湘莲出家说起来有点复杂,柳湘莲有侠义性格,曾经打跑了强盗救下了薛蟠。柳湘莲相信自己是一个很讲求信义的人,然而,尤三姐之死给他带来的冲击还是超乎想象的,他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俗人,巨大的落差使他重新自我审视。
无论书里书外,
都是思想上经了大波折,才避世而修行...
还有两个例外,她们都遇到和尚劝说出家,可是并没有出家。
林黛玉和香菱。
全书开篇就是贾雨村和甄士隐出场,那时候香菱还是一个小宝宝,父亲甄士隐在当地也算是有名望的大户人家。
一天父女两就遇到一僧一道,要度化香菱出家,甄士隐并不在意。
林黛玉是在三岁的时候,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要度化黛玉出家,林如海夫妻并不同意,和尚作罢,只说以后除父母外,外姓亲友不能见,方可平安一生。
回答的不好请见谅,感谢大家浏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