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田怎么养鱼?
稻田,水稻,鱼种水稻田怎么养鱼?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搞好稻田养鱼的基础设施
首先搞稻田养鱼的水田,必须要水源良好,没有污染的田块。田坎最好用水泥板,条石,混凝土等进行护坡。田坎高1m左右,顶宽0.5m左右。进排水方便,有较好的防逃设施。
其次,稻田养鱼要想增产增效,最重要的就是在稻田内设置“鱼涵”,一般鱼涵以“十”字形或“井”字形设置,约占稻田面积的10%~20%,鱼涵深度应在1m左右,宽30~40cm,鱼涵四周应设置拦网,防止鱼在秧苗刚移栽时,出涵危害秧苗。
鱼种的选择
稻田养鱼一般以养殖“吃食性”的家鱼为主,搭配放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如主要放养“草鱼”,“鲤鱼”,“鲫鱼”等为主,搭配放养一些鲢鳙,罗非鱼等品种。这些品种能很好的利用稻田的资源,节约养殖的成本。不过从稻田的特点来看,投放“春片”培养大规格鱼种,养殖小龙虾,以及养殖鱼鳅和牛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项目。当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以养鱼为主的模式。
鱼种要选择优质的鱼种,优质的鱼种身体肥壮,体色均匀,体表黏液分泌正常,游动活沷,反应敏捷,无明显的伤病特征。当然购买鱼苗,最好是通过正规的渠道,在有资质的鱼种场购买。
放鱼前的准备
事实上稻田养鱼,鱼病的发生率很低,特别是在密度适宜时。当然预防消毒也不能放松,放鱼前一般需要对鱼涵进行消毒,消毒以生石灰为好,亩用15~20kg,将其溶解成石灰乳后,重点对鱼涵,及其周围进行泼洒。一般消毒五天左右,即可注水放鱼。
水稻秧苗的种植
稻田养鱼主要比较适合,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的稻田。水稻的品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力好,抗倒伏力强的,能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
由于鱼能为水稻提供持续的肥料,所以一般水稻种植,都不用施用太多的肥料,施肥应根据田块的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可施一次底肥。栽秧应浅水栽秧,栽秧时田块水位控制在3cm左右。随着水稻的慢慢生长,在逐步加水。
鱼种的投放
由于设置有鱼涵,鱼种的投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秧苗移前,或者移栽后进行都行,当然从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放鱼越早越好,这样鱼不但可以起到除草,清除浮萍,施肥的作用,同时也为鱼的生长挤出一段时间。其实先放鱼对栽秧是没有影响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水位,将鱼收回鱼涵内,这样就不会对秧苗造成伤害。
鱼种投放前,应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一般采用3%左右的食盐溶液浸泡15分钟左右。鱼种的放养数量(密度),应根据鱼涵设置的面积,放养的规格等进行实当的调节,如以培养大规格鱼种为目的,那么每亩放养2000~3000尾夏花鱼苗就可以了。而放养鲤鱼,草鱼,鲫鱼等,将其养成商品成鱼时,那么每亩控制在500~800尾左右即可。
日常管理
水是鱼生长的空间,水域越广阔,对鱼的生长就越有利用。但稻田注水过深,不但影响水稻生长,还有可能导致放养的鱼对水稻造成危害等。那么水位的管理就是稻田养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讲,栽秧时的水位应控制在3cm到5cm左右,这时应将鱼拦在鱼涵内,随着水稻的生长,一个月左右即可将鱼放出鱼涵,并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到水稻生长中期水位可提高到15cm左右。
单靠稻田内的资源,肯定无法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因此应对鱼进行适当的人工补饲,人工投喂的饲料,可利用我们能获得的资源,如青草,浮萍,粮食加工的副产品等。当然要想鱼生长更快更好,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肯定就更好了。投喂饲料同样也应象池塘养鱼那样,坚持“四定”投喂,即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投喂。此外在对鱼的日常管理中,要勤巡塘,注意鱼的采食以及活动情况,以及做出调整应对措施。对养殖密度较大的,还可增设增养机等,以便发现缺氧时使用。
现在生态恢复较好,各种水鸟较多,由于稻田的水位不是特别深,加上稻田又能让它们有效的隐藏,因此对养鱼可能产生较大的危害,需要重点防范,如有必要时,可设置拦网等措施,以防这些天敌对鱼的危害。
稻田养鱼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在对水稻施药时,给鱼类带来的危害,其实施用的农药,只要按剂量使用,对鱼的影响是很小的,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害,尽量还是选用一些毒性较低的农药为好,当然现在大多数的高毒农药已经禁用了,因为这些农药本身就可能造成种植作物的\"药残\",更不要说稻田内的鱼了。施药时应加深水位,粉剂趁早上稻禾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施,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以雾状喷出,尽量将药喷在稻禾上。
鱼病在稻田养鱼中较少,但也需定时预防,预防施药主要针对投喂的食场,鱼涵等处。预防主要用生石灰,将其溶解后,针对性的进行泼洒。也可在饲料中拌入一些没有危害的中药,如大黄粉,大蒜汁等进行预防。
立秋水稻收割后,应立即将水位提升到最高水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水稻杆过多,注水腐烂后可能污染水质,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适当割除一部分,或者全部割掉堆沤于稻田四周等。此时由于稻田已经接近池塘的效果。因此,此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秋片”鱼苗,以便为来年提供鱼种。当然这时的管理模式,就基本上和池塘养鱼相同了。
结语,水稻田养鱼,曾经是比较常见的,但由于以前不太注重其生产管理,所以养殖效益较低,造成其基本消失的局面。其实稻田养鱼是非常不错的种养结合模式,它不但可以增加我们的收入,而且生产出来的稻谷,鱼也十分的健康,绿色,是现代生活所追求的优质产品,因此社会效益也好,值得广大水稻种植地区推广。关注天数茫茫A,给大家分享更多的三农技术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什么叫沟溜式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沟溜式稻田养鱼是对普通平板式稻田养鱼进行技术改进,以提高产量的一种养殖模式。在稻田内采取少插一至二行秧或插秧后往两边移动返青苗的办法,在田内开挖“十”字、“田”字、“目”字、“井”字型鱼沟,鱼沟宽60-80公分,深30公分,至田边1至2米止,并视田块的大小在田中的鱼沟交叉处开挖1至2个鱼溜(小坑),深0.5至0.8米,占田面积的0.7-1%,以增加鱼类活动场所和养殖水体,达到在稻田内渔业增收的一种养殖模式。
二、稻田养鱼的好处!
通过稻田养鱼在不多占耕地的情况下可以增产增收是显而易见的,同时通过鱼类的生长活动,实现增肥、除虫、松土和除草的目的,促进水稻增产,不但达到了鱼稻双丰收的目的,而且减少了农民除草薅秧的劳动力投入,减少了化肥农药的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真正使鱼稻成为原生态无污染绿色食品。
上一篇:你认为值得批评的烂戏的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