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田怎么养鱼?
稻田,水稻,鱼种水稻田怎么养鱼?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鱼的养殖完美的体现了自然界的质量循环以及能量循环,这种循环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最少的养殖模式,可以说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现代人可以说把环境能破坏就破坏,为了追求利益,能利用的都利用了,按照现在这种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或许会用无可用。因此,这类型的养殖新模式在我们看来尤其珍贵。
在水稻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一部分水生动物可以说是动植物混养的完美典范,现今已有很多人不仅仅在水稻田里养殖鱼类,更有养殖小龙虾、鳖等等水生动物,为什么会选择在水稻田里养,而不是在荷塘等去养这些动物?完全是因为水稻的种植在我国算是比较成熟,而水稻田里的生物包括微生物,比普通的鱼塘,荷塘要多很多,完全能够供给我们养殖的水生动物,并且水稻植株不会让它们啃食,而像荷塘里有莲藕,那样的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稻田工程建设;
2、养殖种类的选择、鱼种放养规格、放养量等的确定;
3、水质调控管理;
4、科学投喂管理;
5、日常管理。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帮你解答,田埂改造 田埂必须加高到1米左右,顶面宽60-80厘米,以利于割稻淹茬时灌入深水养殖成鱼。田埂改造的方法很多,可用三合板、水泥板、砖块护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造后田埂要不怕山洪冲击,并可以防渗漏,实现养鱼安全。
2、鱼坑建设 鱼坑是鱼类栖息场所,鱼坑的大小应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全稻田内的鱼类为宜,并能够将全稻田内的鱼类养活,不致因水体缺氧而造成养殖鱼类死亡。
3、鱼沟建设 鱼沟是鱼类进退鱼坑的重要通道。鱼沟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一般分布成井字或田字。
4、拦鱼设施 包括进水口拦鱼设施和排水口拦鱼设施,且在拦鱼设施前必须有面积足够大的拦污设施,以防杂草、浮漂等赌赛拦鱼设施,造成水流不畅而溢水逃鱼的情况。拦鱼设施的面积以洪水期最大过水面积为准,拦鱼设施必须设计牢靠、安装稳固。
四、稻田养鱼中施肥与施用农药技术
1、施肥技术 肥料不能撒在鱼类击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施用化肥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施用粉状肥料时,为了不使肥料入水后将水体弄得过肥而坏水,应选择在有露水的白天清晨进行施肥。施用液态肥料时,应趁下午太阳将稻禾晒得很干时用喷雾器将肥料喷洒在禾苗上,喷成雾状,禾苗便可吸收肥料而起到上肥的作用。施用固体肥料时,将肥料直接施入稻禾边的泥中,慢慢释放,避免鱼类误食肥料而造成死亡,这样也不会把田水弄得过肥,注意晴天施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一次施肥不要过多,阴雨天气不能施肥,闷热天气鱼类浮头时也不能施肥。
2、施用农药技术 养鱼稻田在施用农药前,应逐渐排水把鱼类集中到鱼坑、鱼沟里,排水的目的是将鱼类赶到水深的鱼坑里去。鱼类赶到鱼坑后,要隔绝鱼坑与稻田的沟通,避免农药流进鱼坑而毒死鱼类。提高水位,降低农药浓度,在施用农药的稻田里进水,提高8厘米以上的水位,这样施用农药时一旦有药物进入水体则稀释了药物的浓度,减少其对鱼类的危害。在稻田里施用农药,一定注意将药物施入在水稻所在的水体内。养鱼稻田施用农药时的注意事项:天气突变、闷热天气时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气候突变时鱼类会出现一时不适,如果在此时施用农药多会中毒。下雨天气不能施用农药,因为下雨时施用的农药会顺着被雨打湿的禾杆流入田中,等于在田水中施用农药,鱼类较难承受,施用液体农药时应选择晴天下午禾苗晒干时进行,并要求对准禾叶喷洒,而不能朝着田面喷洒,以免药液入水伤鱼。撒施粉剂药物时应选择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可利用露水的湿润黏住农药,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田养鱼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常见的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其实那时候“生态养殖模式”,这样的概念还没有完全提出来,人们稻田养鱼的目的很简单,在收获水稻的同时,又能收获鱼货,对于那个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记得小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的水稻田都养鱼。而在稻田里抓鱼,更是我们抹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基本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导致稻田养鱼不再被人们推祟的原因很多,如自然环境的改善导致鱼的天敌增多,农药施用造成稻田内鱼类生长困难,管理比较麻烦等。当然最要的原因就是,稻田养鱼的产量较低,经济效较差,所以人们不愿意再花精力去做这件事。
事实上稻田养鱼,其实应该是非常好的一种生产模式。水稻可以为鱼提供食物,以及栖息之所,使鱼能够很好的生长。鱼又可以采食水稻的害虫及枯叶等,减少水稻的病害发生。同时鱼的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此外鱼生长在水稻田这样的环境中,基本上又很少生病,因此养鱼用药也少。通过这些不难看出,在稻田养鱼的生产中,不管是生产出的水稻,还是养出的鱼,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都减少了,更符合现在的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了,而且对水稻和鱼的生产也是十分有利的。那如何才能让我们把,稻田养鱼的产量提上去,效益也提高,让其重新焕发出活力呢?
上一篇:你认为值得批评的烂戏的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