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水浒传》里面的一百零八个好汉,却打不过南方的方腊呢?
梁山,方腊,好汉为什么《水浒传》里面的一百零八个好汉,却打不过南方的方腊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指挥有误
不得不说,梁山军队在战争中的指挥有很多失误的地方,最大的失误就是分兵作战。宋江为了加快作战的速度,和卢俊义采取了分兵作战,可是梁山的武将和军队数量并不适合分兵,这相当于主动分散了兵力,降低了战斗力,也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人心不齐,队伍难带
梁山好汉其实就是一群为了躲避官府通缉而聚集到一起的,人员成分复杂的社会潜在危险分子。在招安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抵抗官兵,目的的一致性使他们团结一心,一致对外。而招安改变了好汉们的处境,也改变了他们的心境。武松、李逵等坚定的反对招安,而宋江等原朝廷官员主张招安,意见的分歧势必导致无法像原来一样齐心协力。尤其是受命于朝廷,连日征战损兵折将时,这种不满心态就会越来越严重。最直接的表现是公孙胜在征方腊前出走,未参与征讨、李俊保存自己的势力,未随军回京、燕青不知所踪。
人心散了,人人有自己的想法,就难以形成最强的战斗力,失利在所难免。
以上是我总结的梁山好汉失利在江南战场的原因。文学需要研究,需要探讨,希望不同意见的朋友加我关注,共同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处的时间和环境不同。当时人民活不了才起义,才占山为王。而且心齐。劲往一块用。而当梁山好汉投靠朝庭时人心散了。而且对方蜡就会力有所不及。而方蜡这方却是为了自己的家。大家会同心齐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招安前,梁山匪帮依据八百里水泊,人来杀人,佛来杀佛,高太尉的海鳅大船都被凿漏了,这是利用地利。
众家兄弟逮着弱的往死里欺负,反正不打白不打,像什么来招安的李虞侯,攻打梁山的高俅,都差点被梁山好汉虐死。这算是人和吧。
就这几件“英雄历史”,咱们反观一下。凿漏海鳅船是梁山水军的杰作,看到高太尉人多势众,步军马军都知道寡不敌众,全体龟缩到老巢,说破大天老子也不出来。李虞侯一行区区百人,其中还有抬东西的苦力,敢和梁山那么多人硬扛吗?高太尉水性再好也没法逃出梁山水军八大头领的围剿吧?上了山更是深入敌人群中,要不是喝多了,怎么敢叫嚣自己相扑牛逼?结果被燕青摔的差点后半生不能自理。这都是欺负落单的。
还有各种征讨,完全是小说模式,出兵围剿梁山“众匪”,每次就那三两个人带队。呼延灼带韩滔彭玘,关胜带宣赞郝思文,更有甚者,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军魏定国竟然不带副将,直接攻打梁山。后来的没羽箭张清守东昌府,只有龚旺丁得孙两员副将,守东平府的双枪将董平更穷,一员副将都没有。不知道是为了凸显董平作战能力强还是朝廷真的无将可派。
方腊和手下众将可不惯着梁山兄弟那些毛病,经常是集团作战。什么江南十二神,八大将军,一出来黑压压一片。虽然最后基本都被灭了,但是正因为他们集体出战,才让梁山众将损失惨重。而且梁山好汉远离巢穴,到了人家地盘,水土不服,致使好多头领都病故。战场上遇到的又都是能人强将,梁山众人折损太多。当然也不排除厌战情绪导致,招安后短短几年工夫就从北方杀了一圈,谁不累呀?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什么水土不服?征辽,征田虎,征王庆怎么都没事?因为这几处基本都属于北方,各种条件容易适应。征方腊是去南方,得病的头领多数是瘟疫,只有时迁表明是绞肠痧,也就是急性阑尾炎病逝的。那么江南哪来的那么多瘟疫?又为啥只病梁山人马,不病方腊的手下?这瘟疫可能就是血吸虫病一类的,南方人懂得规避,可他们不会告诉敌阵的宋江哦。即使梁山头领也有南方人,却没有及时提醒,可能是没想到会出这种事,也可能是根本就不知道这瘟疫是怎么回事。
PS:我们换个思路来想,要是当初朝廷真想灭了梁山,把关胜、呼延灼、单廷珪、魏定国、凌振、董平、张清这些有本事的将领都集合起来,剿灭这股强盗岂非易事?何必用添油战术被人家各个击破呢!这些将领战败就投降,朝廷还不吸取教训,左三番右四次的给梁山输送人才,皇帝老儿蠢到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看正规版本再议论。不要以为方腊擒宋江,杀卢俊义是史实。一个攻,一个守,一个是强龙,一个是地头蛇,一个扼重要地形,一个靠兄弟齐心。怎么叫做打不过?能凭小小水泊之力,铲除乱党邪教方腊组织,已经是不容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壮方人不管有多好汉,就是不能打下南方!
上一篇:大阪松叶子脱落发黑发黄怎么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