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民会把土地流转出去,为什么自己的地都不种了?
土地,农民,现在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民会把土地流转出去,为什么自己的地都不种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现在如果单纯的在农村种地,要想光靠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来养活一家老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别说是那些只有几分地的农民,就是有几亩地这种农田相对较多的农民朋友,种地也是养不活自己的。种上十亩地,可能一年下来出去成本后,也剩不下10000块钱。相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这点钱真是太少了,根本养不活。还不如出去打工,几个月都不止这么点钱。
那如果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呢?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是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承包给专业种植的人,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农民将零散的土地流转出去,拿到了租金,自己也将这块鸡肋丢出去了,省的放在自己手里,种嘛不挣钱,不种嘛,又会被收回去。农民可以腾出手去外出务工或者在家做其他的事情;二是承包这些土地的专业的种植户,由于有农田基础,可以放心的根据自己的专业来种植。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未来的农村,肯定是走农民职业化,农村专业化的道理,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零散种植,各自为政的种田模式,只能有两个结果:一是种田的会越来越少,因为种田太不挣钱了,而且还累,基本上都是重体力活,特别是对于山区或者丘陵地带的农民朋友来说,因为机械化实行不了,只能靠人工来操作。二是有技术、想种田的农业大户没有可操作的大面积农田来施展。
如果将可耕种的土地流转出去,农民、种植大户都得到了实惠,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边的真实情况,乡下一个叔有二个儿子,大儿子在三线城市落户生根了,除了过年、清明回乡下住几天平时是不回来的,二儿子在县城也买了房子结婚,刚生了孩子,二老要帮二儿子照看小孩子长期住在县城,乡下的几亩地自然就空了,虽然看着可惜,想把那几亩地无偿给亲戚种,只是周围亲戚的情况都差不多,打工的打工,出县城的出县城,剩下的几家也只有老人在留守,就算给他再多的地,这些老人也种不过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提的这个问题正是三农领域发展缓慢症结所在,已不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不适应农村诚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农民生活质量、生活环境脱贫致富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说零碎的小片土地,小农户种植结构,传统模式经营,难已实现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发展目标。让中国农业和国际接轨,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竟争力,必须改变旧的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结构,走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发展路子,是发展三农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而作出的重要选择。我们的党和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给三农的发展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惠农政策,其中的土地流转就是其中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自己不种,而是很多老一代的人因为年纪身体原因,已经没法再下地做苦力活了,年经一代人不种地是因为可以出门打工,不种地也照样能生活,甚至于生活的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很多农民觉得种地不挣钱了,确实种地的话难以支撑家里的各项支出,所以现在纷纷外出打工了,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在家种地,能够出去城市的,都去城市务工了,留下的农村土地,很多的人们觉得种地一算账挣不了几个钱,土地一般都是转租给同存原因耕种的,一般也不要钱,就是给一些种植的粮食,大家也不计较太多,毕竟是没有多少价值,有的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耕种的,就把土地撂荒了,反正也是不挣钱,也懒得耕种了。
其实国家一直是有一项惠农政策,为了增强土地的利用率,那就是支持土地流转,并且流转出去的话,还给一定的补贴,这个是很好的事情,就是为了别让土地荒着,毕竟现在耕地越来越少,咱们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随着这些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土地撂荒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农民朋友就把土地流转出去了,每年还有补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做三农自媒体以来,有访过很多农户,的确存在很多农村人自家的土地不种植,把地流转出去给企业承包种植,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如果要问农民什么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相信绝大多数的农民都会不假思索的说是土地,的确,土地可谓是农民的命根子,很多农村的老人都是种了一辈子的地,土地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生活收入的来源,农民对土地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农村生活的人如果没有土地将很难生活下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