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民会把土地流转出去,为什么自己的地都不种了?
土地,农民,现在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民会把土地流转出去,为什么自己的地都不种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地流转现在是农村的一个大趋势,因为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家里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在说了现在种地的确利润也不是太大,还不入流转出去收点地租划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土地集中在一起可以省时省力,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效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农民种地都赔钱,每人都不到一亩地,一亩地年收入不到1千元,种地不如出去打工。
土地流转给一个人容易管理,节省功力,一人可以种几千亩,现在机戒化太轻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由此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家里的老农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照顾全部的土地,所以在我们农村当地,很多农户家里都是只种自家爱吃的庄稼,比如家里老人喜欢吃玉米,可能就会在地里种上几亩玉米,只供自家食用,剩下的土地就全都荒废着,无疑算是一种浪费。 所以,有些农户为了避免这种浪费,就想将手里的土地流转出去。 我觉得农村的土地还是流转出去好,我的家乡在南方山区,所以每家的地并不多,不过我们村的土地大多都流转出去了,就留了一些菜地,因为农村不种菜生活会失去一些色彩。现在村里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去找活做,大多是建筑工,修路工,虽然很苦很累,但是肯干的话,一个月收入大几千是有。种地一年到头的管理,到头来可能收获的并不多。如果就在家靠这几分地生活,收入会很少,现在社会开支大,什么都涨价了,农村想要发展农产品,需要规模化发展
农业以那种自给自足的方式,是难以把农产品卖出去,获得收益了。把土地集中起来,交给有能力的人去种植去经营,才能更好的发挥土地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可以看到现在农村劳作的基本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由于年龄变大,身体原因已无力经营好自己土地。
2.其次是信息网络化,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已没有任何优势,农民辛勤耕耘一年的劳动成果已无法支撑家庭的开支。将土地流转,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从种植,管理至销售符合现阶段农村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地流转已实行多年,在我们这里很多村把土地流转了出去。流转出去的土地,基本是土质好、水源好的地块。从整体来说,流转土地对承包大户,对农民都有好处。
现在农民仅靠种植粮食作物,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一个壮劳力种上5亩地,既使玉米、小麦一年种两季,也挣不了10000元(不算工钱的情况下),还不如外出打工3个月挣的钱多。而种植经济作物,如建大棚、高科技农作物,虽挣钱,但只有极个别的农民懂技术会管理,并且不懂得现在的营销策略,既使种出好的商品,也未必卖出好的价钱。所以只能围着种粮食打转。如果将地弃之不管,觉着可惜,毕竟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民迫切需要转型,把地流转出去。因为流转出去的土地还是自己的,只是在限定的时间里有别人代为耕种。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但可以得到承包费,在乐意的情况下还可以给承包户打工挣钱。于是,在两愿意的情况下,就顺理成章地流转给了承包大户。
承包户流转到的土地后,种植经济作物较多,如水果大棚、蔬菜大棚等。因为这些人掌握技术,人脉广,不愁销路。再加上雇用当地在家的妇女劳力,工值低,所以特别挣钱。既使种植粮食作物,由于连片种植,机械化利用率较高,省工省力,所以也能挣钱。
我们这里流转的土地,是有村委办理:村委和村民签订合同后,再和承包户签订合同,这种模式比较稳妥。尽量不要农民和承包户直接签合同,以免日后发生纠份不容易处理。总之,土地流转比较适应现在的发展,对农民对承包户,可以说是双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