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些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
孩子,学生,老师一些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意识,有其个性化的一面;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的引导灌输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做有趣味性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养成优良的生活学习习惯,以身作则,带还在多参加交流性强点学习交流活动,与学校老师相互配合,一起督促孩子的学习成长。社会角度:要提供稳定安全,和谐有爱的社会氛围,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给孩子创造爱学习,好学习的良好空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在接收知识技能时就有差异,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或困难,有的知难而退,有的灰心丧气,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差距,爱学与不爱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真心话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苦差事,主要还是要靠社会和老师家长共同引到,一但孩子兴趣被激发,那就像火车进入轨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第一个因素是学生本人。学生之前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力特别重要。之前基础好的学生,维持之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越学越自信,越学越有成就感。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之前的学习习惯本来就不好,加之越学越挫,这种在提升阶段的强烈的挫败感是好学生(学霸)无法深刻体会到的。因此这些学生很多选择规避或玩手机而转移注意力。
第二个因素来源于家庭。在早期学生入学的时候,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入学启蒙教育。伴随学生学习的深入,大多家长无法对学生作进一步的辅导,但是这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会引导学生继续对学习的不放松。
第三个因素来源于学校。学校不是一味站在差生的对立面来只是管教学生,是否“看得起”这些差的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只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于这些差生的“觉醒”也至关重要。教师尤其班主任对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视与用心,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望,学生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这点我感触颇深,当我面对六年级的五十多个孩子,问你读书是为了什么时,竟然没有一个孩子回答我!农村教育硬件设施提高了,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做好农村教育的瓶颈就是把板结的教育理念做活!只有这样才会彻底转变农村教育现状!比如老师授课方式,还大多停留在给孩子讲,逼孩子听,都记住了吗?你过来写一下。。。等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中,孩子厌学情绪肯定存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大力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展示,把课堂交给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就会真的具有能力!只是相信老师自己的能力,将来孩子所具有的只是相信老师有能力!谢谢您能够看到农村教育的不足或者危机,这就是希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想你的问题中提到的学习具体是指学校的文化课的学习。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也许是天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敏感而已,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的并不是很紧密而已,另外,也许是老师照本宣科,讲的无聊,然后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这样的知识知识应付考试而已。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课本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孩子天生智商低下,啥也不想学。恰恰相反,只是学习的内容没有触发孩子的兴趣而已。我小学一同学,背乘法口诀都背不下来,但是特别喜爱手工课,做些小制作,后来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然后学习摩托,汽车修理技术,照样当老板,混的比我这大学生好多了。一出社会,学习就成了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大到人际交流要学,甚至怎样哄老婆都是很深奥的学问。所以说,分数只是呈现一个人学习学校科目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而已而已。成绩差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差,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有何必计较一时的得失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