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东夷存在吗?华夏是否就是东夷本身?
东夷,华夏,部落东夷存在吗?华夏是否就是东夷本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东夷存在吗?华夏是否就是东夷本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夷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黄帝时期的一个存在的一个部族名叫东夷,后被黄帝合并成为华夏族建立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是华夏族形成后,对华夏族生活的东边不同部族的统称。随着华夏族的扩展,东夷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向东移动,到后来的日本也被称为东夷。
第二个问题华夏是否东夷本身,其慨念应限定于黄帝以前的东夷部落。
太昊伏羲(配女娲皇后)—少典(配有乔氏次妃)—黄帝,黄帝统一之后始有华夏族。
这是历史上比较认可的世袭传承,太昊就是东夷族的祖先,那么按世系传承黄帝部落可能是东夷部落的分支,后又统一了东夷部落形成了华夏族,从这一点可以认为华夏族就是东夷本身。
然而问题的在于,涉及到远古缺乏可靠资料记载的历史,后世靠口耳相传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很大的偏差。
而我们现在的资料多是汉朝以后的考据,就上面的世系虽然是历史中主流观点,但还是存在很多争议,如太昊是东夷部落首领这一点无争议,伏羲是黄帝之祖也基本无争议,但太昊伏羲是否是一个人却存在争议,因为先秦以及西汉前期都是着两个词都是分开记载在不同只言片语之中,不能确定是一人还是两人,直到西汉后期才开始将这俩个词放在一起当做一人。如果是两人有可能颠覆现在的主流观点,以及上面的回答。
本来是回答问题的,写完更像是解读问题的了,没个准确答案,还请阅者海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华夏和东夷这些概念其实一直在变化,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吧
我们首先需要对夷和夏的产生进行下说明,否则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先秦历史文献都来源于周代,而所谓“华夷”、“夷夏”也是在周代产生的,具体来说,源头是随着武王克商而出现的。周代商以后,事实上只是攻克了商的都城,打败了商纣王。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看下文献上的记载,
《逸周书》四卷中“世俘解第四十”段落有这样的记载:
“戊辰,王遂御循追祀文王。时日王立政。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来命伐,靡集于陈。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唶以虎贲誓命伐卫,告以亳俘。”
馘读guó,馘俘指战果,大概意思是杀了多少敌人。这段话是说武王杀了纣王(自杀)以后,频繁派兵征讨商的残余势力。后面还有一些对其他战果的记载,这里不引用了,说武王伐国九十九,服国六百五十二,这个数有多大真实性不清楚,但残余的属国和部落数量很多是可以确定的。
《逸周书》五卷中记载
“王曰:“呜呼,旦惟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不享于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呜呼于忧,兹难近饱于恤辰,是不室。我未定天保,何寝能欲”
可见武王对治理天下烦恼得夜不能寐,两年后就一命呜呼了,周公临危受命“平三监之乱,东征淮夷”,然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制定了周礼。说白了,“周礼”就是日后华夷之辩的标杆。“小邦周”取代“大邑商”也着实不易哈。不过至此为“华夷”之说埋下了种子。
我们知道先秦文献上,夏和商都有跟东夷交流及战争的记载,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先秦文献都是周代的,周人把当时已经建立的华夷天下观追述到以前的事件中而已。
事实上,商人称东夷为“尸方”或“人方”(夷方),我们从出土的甲骨文上可以看到这点。
“癸亥卜黄,贞王旬亡祸。在九月,征尸方,在雇彝。”(《合集》第36487片)
我们再看下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
“乙卯,王令保及殷东或(国)五侯……”
“唯王命明公遣三族,伐东或(国)……”
可以看出来,西周早期称呼东面诸国为“东国”而不是“东夷”。
《尚书·周书·康诰》
“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
周人眼中,在商都城以东地区都叫“东国”。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夷狄那的人啊,即便有了国君,也不如我们华夏没有国君更懂得礼乐啊。可见在春秋时期,华夷之说已经确立了。这里篇幅有限,我们不做深究,尊华攘夷这些可以参考《公羊说》等文献。基本公认春秋时期正式确立了华加四夷的天下观。
这里很关键的一点,有了“夷”才同时有了“华”和“夏”。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东周以前的所谓“东夷”并不能称为“东夷”,只是东部的国家或者部落。在周代“华夏”指的是周这个国家控制的核心区域,也就是所谓“诸夏”“区夏”这些概念上的国家。
我们不能说东夷就是华夏,因为夷和夏是同时产生的。那么再往前如何去看呢,河洛为主的中原地区是华夏的核心地区,这个有人会有异议,但无论文献还是考古加上分子人类学都已经证明了这点。我们不去争论这个,我支持下面的观点,西边来的“羌人”和东边来的“夷人”加上南边的“苗人”共同组成了后面的“华夏”,其中以东西两边为主。其他文章里我谈过“五帝”,这里摘录下,供参考。只引用文献证明的部分。
前面我们说了,“古东夷”不等同于商周以后的”东夷”,我们看下文献中“古东夷”的记载。
《山海经》中的“帝俊”是东夷先民公认的最高神,也是东夷各个部落公认的祖先神,帝俊后来被演化成五帝中的“帝喾”,这个牵扯到古帝王形成的问题,我们这里不做详谈。据徐旭生先生统计,《山海经》中记载帝俊的事迹多至十六处,他子孙后裔众多,许多重要的发明制作也出自其子孙之手,如农业方面的播百谷、始作耕,交通工具方面的始为舟、始以木为车,手工业方面的始为巧倕、始作下民百巧,文艺方面的始为琴瑟、始为歌舞等。说明古东夷文明的发达。
下一个人物就是“少昊”,少昊是现在学者们公认的东夷的先祖部落,文献的记载自然也是五花八门。我们挑几个看下。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山海经·西山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