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什么时间开始长大牙,要怎么护理牙齿?
宝宝,长牙,乳牙小孩什么时间开始长大牙,要怎么护理牙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不良睡眠习惯
有的宝宝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或是喜欢经常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6、刷牙用力过大
刷牙用力过大会造成牙齿表面釉质与牙本质间的薄弱部分过分磨耗,形成楔状缺损,引起牙齿过敏,继发龋齿,甚至牙髓暴露或出现牙龈损伤、萎缩。
7、睡前吃糖
晚上睡觉时,很少喝水,人体各个器官大多也休息了,唾液分泌减少,睡前吃糖,糖分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腐蚀牙齿形成蛀洞,从而发生龋齿。
8、乱剔牙
牙缝会慢慢变宽,食物容易嵌进牙缝里。另外,剔牙的牙签如果不卫生,在剔牙时牙龈的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可能会形成感染。
宝宝长牙六个阶段的注意事项
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4颗牙期
大概8~12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恒牙萌出期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芽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版权说明:本图文转摘自网络,转载仅做分享,仅供行业专业人士参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账号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文中涉及到的药理或实验操作过程做过验证,不视为医疗意见或建议。本账号不对上述摘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各种收费不断。(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关于宝宝的乳牙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出生的时候颌骨中已经有骨化的乳牙牙孢,但是还未萌出,一般出生后4~6个月时乳牙才开始萌出,有的孩子则会到10个月,甚至更晚,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12个月后还没有出牙则视为异常,最晚宝宝两岁半的时候20颗乳牙会出齐。
一般两岁内乳牙的数目约为宝宝月龄减去4或6,但乳牙萌出的时间会因为个体差异而不同。出牙为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宝宝会因为出牙产生低热、烦躁、流口水增多等等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多担心。
但家长还是注意不要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烦躁混淆,因为宝宝出牙基本上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是先下颌后上颌,由前往后排,最先萌出的通常是下牙门齿,它的名字是下中切牙,然后是上中切牙,再后挨着中间的门齿会左右逐渐冒出一颗颗稚嫩的小牙。
宝宝的20个乳牙萌出是有顺序的,虽然并非一成不变,但是也可以作为参照依据,原则上是左右对称,其中上下颚的第一臼齿,和上下颚犬齿的萌牙时间则基本相同。
二、出牙顺序
三、出牙期不适症状的护理
1、流口水
宝宝约一周岁左右,随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完善,流口水现象会慢慢消失,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还是必不可少。
唾液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用柔软的消毒后棉布及时帮宝宝擦干净口水,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用小围嘴围在脖子上吸收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迹象,可涂抹点收敛作用的药膏,但如果皮肤出现溃烂现象,则一定要去医院咨询问诊,不建议自行用药。
2、牙龈痒
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会造成刺激,有些不适,等牙齿都长出来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不过还是可采用一些小技巧来缓解宝宝的不适。
上一篇:为什么夜场酒吧ktv,有些看着就让人感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男男女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