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爱如城墙,可古代的爸爸们过父亲节吗?
父亲节,父母,父亲父爱如城墙,可古代的爸爸们过父亲节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哥们西方白皮没有父亲节因为它们本身没有太多家庭观念,在中国有没有父亲节我不想瞎说也不想查网络……但有一点父母大寿是天大的事,办不好会被耻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父亲节这个称谓,但实际的父亲节无名而有实。
第一大中国父亲节,是父亲大人的生日。 汉代班固《白虎通德论·姓名》云:“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命子也。以《尚书》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又《易·纬·乾凿度》:“帝乙则汤,殷家质,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帝祖乙以乙日生,故谓之帝乙。孔子所谓五世之外,天之赐名,疏可同名者也,是以祖乙不为讳,盖殷礼也。”《史记·殷本纪·索隐》:“皇甫谧云:‘微子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从这些典籍资料来看,以一个人的出生之日以纪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商家生子,以日为名”,这是古代学者比较一致的见解。从成汤出生之年约公元前1670年计算还是从成汤去世之年公元前1587年计算,到今天都已经有3600多年了;也就是说,生日在中国作为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以及如果把这个生日作为中国父亲节的一个起点的话,这都已经有超过36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二大中国父亲节,是岁末农闲之日。 《诗经 豳风 七月》记载“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说的是辛苦了一年之后,大家踏上台阶走进公堂,高高举起牛角杯,同声高祝寿无疆。《诗经 小雅 瞻彼洛矣》中“君子至此,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更直接表达了这种祝福和希望。可见,为长辈、父辈祝寿,除了上面提到的父亲大人的生日之外,还会选择在岁末农闲之日,尤其是丰收之年。这时候,举酒庆贺,祝福风调雨顺人长寿。《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如果《诗经》里面所描写的这些场景可以作为中国的父亲节的源起的话,那么果雪儿 幼儿国学 中心小编从这些诗歌产生的西周初年算的话,父亲节差不多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三大中国父亲节,是父母结婚大喜的纪念日。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古人认为,夫妇为人伦之始。《礼记》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古人特别注重婚礼之日。“羣祥既集。二族交欢。敬兹新姻。六礼不愆。”不仅仅婚礼之日礼数周全,结婚生子之后,子女们也会很看重,自觉对父母表示祝福和感恩。“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在古代,这个节日叫“天伦日”,也是个典型的父亲节。国学幼儿园公益联盟、北京果雪儿幼儿国学教育教学中心小编在搜集整理相关父亲节材料时,想到身边的朋友老师对这个特定的日子也是非常敏感的,总是快乐筹备并参与着祝福父母的瓷婚、银婚、珍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绿宝石婚……等。 第四大中国父亲节,是子女生日。 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三国时期人挚虞讲“事亲以敬,美过三牲”。父母亲在世的话,成年子女过生日,也要作为一个父亲节来过,这叫不忘本,是中国古代孝文化的核心。
第五大中国父亲节,是父亲科甲日。 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乃至于中国普通老百姓,也都有一个功名心。古代学而优则仕,参加科第考试,考中功名,金榜题名的这一天称之为“科甲日”,也就是父亲的事业起点日。那么这一天,考中的人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化人会一生铭记这个日子,“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他们的子女们也不会忘记,当这一天来到,一定要为他们的父亲祝福。比如何薳在《春渚纪闻》中叙述了苏东坡的几个故事,其中就有他的大儿子苏迈在河间县令任上,千里迢迢赶回家,为苏东坡庆祝科甲日。
第六大中国父亲节,是每年的八月八日。 爸爸一词,多用于口语。与多数人的印象不同,“爸爸”一词并非外来词语,该词起源甚早。《广雅》中《释亲》篇已有云:“爸,父也。”《玉篇》载“父也”,《正字通》“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今人称父,最古称爸,尔后叫爹,转音为爷。我们看到,“八八”和爸爸相近,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好像一个 “父”字。
上一篇:所有人都适合做牙齿矫正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