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爱如城墙,可古代的爸爸们过父亲节吗?
父亲节,父母,父亲父爱如城墙,可古代的爸爸们过父亲节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提起父亲节,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是西方传入中国的节日
其实不然,以儒家文化为本、注重孝道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为父亲过节的传统,只不过并不是在特定的某一个日子。
在古代的伦理关系里,“父权”是极重要的,代表着权威。著名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中,孔子说了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显示出了古代“君权父权”至上的道理。
通过孝道把父子的关系推及到君臣,“事父以孝,事君以忠”这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
所以古代时时刻刻提倡“孝”的礼仪,反而不会画蛇添足地特定某日为“父亲节”,更多的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
古人会将父亲的生日作为“父亲节”,一般要举行家宴,还要唱戏助兴。
在《红楼梦》第十回里便描述过这一场景:贾珍的父亲贾敬要过生日了,像贾家这种豪门望族,父亲过寿是件大事,晚辈在很久之前便要开始张罗。
虽然贾敬在道观里修行,并未出席,但府中依然请来戏班大摆排场,极尽奢华。而且孙子贾蓉带领下人,捧着六大礼盒的珍贵寿礼送去道观。这些礼数,透露出古代伦理细节上的讲究。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由古至今,即使在现代,这句话也可作为子女孝顺的根本。
父母的生日不可不知,一方面以父母能有如此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父母成亲的日子,在古代叫“天伦日”,也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子女需举行家庭礼仪,行“九拜”大礼,感谢父母赐予的血脉之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家庭礼仪强化对父母的崇敬
做子女的每年生日到来,要先拜父母,这叫做“不忘本”,在父亲的安排下拜祖、拜庙、拜师等,然后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所谓“百善孝为先”,子女生日也要以父母为先,这才是尽孝的本质。
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父亲的“金榜题名日”,读书人称为“科甲日”,即考取功名的那一天。
“科甲日”是他们功名事业的起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人会一生铭记这个日子,而他们的子女们更不会忘记。每当这一天到来,都要为父亲举行祝福活动。历史记载,苏轼被贬岭南任职时,他的大儿子苏迈就曾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到那里,为父亲庆祝“科甲日”。
而到了近代民国时期1945年8月,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无数将士为国捐躯、悲壮就义。
当时,上海的一些社会名流发起倡议,建议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借此纪念和颂扬在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烈士们。
民国时期将父亲节定在八月八日,借此纪念为和平付出生命的烈士
后来民国政府便将8月8日正式定为中国的父亲节了。发起者之所以定8月8日为父亲节,是因为与“爸爸”谐音,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像是中文的“父”字。直到今天,中国台湾的父亲节日期仍然是每年的8月8日。
“父亲”是个意义非凡的名词,是家庭的支撑与依靠。与现在的父亲节比较,中国古代的“父亲节”似乎更具有亲情味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和现代爸爸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古代是一夫多妻制 孩子多母亲也多而且孩子跟母亲的感情大于父亲 父亲是家族的领导者对子女也有偏向 父亲喜爱子女单独给父亲过节几乎不可能所以我感觉不过父亲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人对父母的尊敬,没有那种节日上的仪式感,任何一天任何时候对父母都必须保持精神上的慰籍和物质上的赡养。\"父母在,不远游\",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可见早在那个文明还未被列入教条的年代,父母的辛劳就已经为世人传颂了,这是源于天性,不是哪个节日或哪条道德规范约束的。后来《论语》中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这位礼仪老师,开始把敬爱长辈放入到后天的教育之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强调不但要养,而且要尊敬。
古人对父母的感情,多体现在行动上,不会像今天的人那样说“老爸辛苦了,您真伟大”这样的话语。朝廷的法礼,也没有规定哪天为全天下的父母作为节日,但是父母的寿辰,却不可不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样的有呀!例如皇帝的儿子还会给父皇赠送俊马……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在,不远行”
古代人对父母的尊敬,没有那种节日上的仪式感,任何一天任何时候对父母都必须保持精神上的慰籍和物质上的赡养。\"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可见早在那个文明还未被列入教条的年代,父母的辛劳就已经为世人传颂了,这是源于天性,不是哪个节日或哪条道德规范约束的
上一篇:所有人都适合做牙齿矫正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