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江入海口会不会有很多淡水鱼流进海里?会不会死?入海口会不会有大量的死亡淡水鱼?
淡水鱼,鱼类,入海口长江入海口会不会有很多淡水鱼流进海里?会不会死?入海口会不会有大量的死亡淡水鱼?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长江入海口会不会有鱼被冲进去?会不会死?
关于这个问题,问好的。蓝星上大致生活着三种鱼类,一种是淡水鱼,一种是咸水鱼,还有一种是咸淡水域的鱼(广盐性鱼)
淡水鱼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短时间内进去咸水没事。时间长了,淡水鱼会死。而且是被渴死的。根据渗透压原理。溶压小的溶质会穿透细胞壁半溶膜流向溶压大的,也就是说,淡水鱼如果在咸水区,海水不断的进入淡水鱼体内。淡水鱼需要不断的排出海水中的盐分,无法获得淡水。增加了肾脏负担,它越渴就越喝海水。就这样死于脱水。一般淡水鱼都不会去咸水区,还有一种广盐性鱼,它们咸水淡水都能生活。所以你说的淡水鱼被冲进海水中,会不会死,会不会有很多死鱼,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基本不会出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在入海口的鱼,已进化到淡水,咸水都能生存的境界了。绝对死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生活在杭州湾边上,海里经常有莲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也不会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有一类鱼属于狭盐性鱼类,适合他们生存的盐度范围很小。对于这类鱼中的淡水鱼来说,如果是直接把它们捞起来放进海里,那是会死的。反之也一样,海水鱼扔到淡水里也活不了。
一般海洋的盐浓度能到3.5%左右,但是淡水的含盐量一般不超过千分之0.05。
海洋当中盐度高,如果直接把淡水鱼扔进海水里,那么根据水会从低浓度一侧往高浓度一侧渗透的原理,鱼体内的水分就会大量往外流失,最终脱水死亡。
海水鱼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它们身体有一套维持体内外渗透压平衡的机制。
海水鱼为了维持水分会大量吸入海水,但是他们能够通过泌氯细胞或者是表皮膜、口腔膜这些半渗透膜完成海水的淡化,保证体内的水分都是淡水。有些海洋软骨鱼本身体内盐分就要略高于海水,也能够保持体内和外界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但是呢,就像人走路看见悬崖不会直愣愣往下跳一样,淡水鱼也不会傻乎乎的直往海里游呀。
况且入海口有一段地形平缓的过渡区,从淡水到海水的盐度变化也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淡水鱼到了这个区域,感受到盐度的变化,也就不会再继续往前了,生存的本能还是有的!
所以不只是长江入海口,不论是哪个入海口都不会有大量的淡水鱼游到海里,也不会有大量死亡的淡水鱼漂在入海口。
另外呢,有一些鱼很有意思,它们对盐分浓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淡水到咸水这种跨度比较大的盐份环境对它们来说都不危及生存,也就是我们说的广盐性鱼类,很多会在淡水和海洋往返的回游鱼都属于广盐性鱼类。像是鲈鱼呀,罗非鱼呀,都是广盐性鱼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欢迎评论转发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题目中的疑问,我结合自己的认识把上述问题归纳为四个小问题逐一做下解答。
问题一:流进海里的淡水鱼会不会死?
答案:会
目前已知的鱼类共有3.3万种,对于绝大多数鱼类,他们要么只能生活在海水中(咸水鱼,约占总数的50%),要么只能生活在淡水中(淡水鱼,约占总数的41%),只有少部分鱼类是可以忍受含盐量变化的,这部分鱼被称为广盐性鱼类。
对于淡水鱼来说,小于0.05%含盐量(也就是1升水中含500毫克盐,这也是淡水的标准)的水质是比较适合生存的。但是,就像人类生活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0℃~30℃,而允许生活的温度范围为-20℃~40℃一样,鱼类也有自己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淡水鱼
生存的水质最佳含盐量是小于0.05%,但绝大多数也可以生活在比较高的盐度范围,像我们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鱼苗可生活在含盐量0.4%-0.5%的范围内,而这些鱼类的成鱼可生存的含盐量可达到1%-1.2%。
但是海水的含盐量有多少呢?海水的平均含盐量为3.5%,是淡水鱼最佳含盐量(0.05%)的70倍,是成鱼能承受的含盐量极限值(1%)的3~4倍,显然,这等同于人类本来本来可以承受40度高温环境,但走进了130℃的环境,结果只能是死亡。
问题二:为什么淡水鱼不能承受含盐量高的海水呢?
答案:细胞膜的渗透作用
根据我们生物学常识,细胞膜是具备渗透作用的,它能让低盐度液体中的水流到高盐度液体中,以达到细胞膜内外的盐度平衡,理解了细胞膜的原理,再来看淡水鱼能否在海水中生存就简单多了。
淡水鱼在淡水中生活时,由于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细胞膜内外达到了盐度平衡,细胞膜内的含盐量小于0.05%,此时若把淡水鱼直接放到海水中,由于其细胞内远低于海水3%的盐度,淡水鱼细胞中的水会持续穿过细胞膜渗透到海水中,从而造成细胞脱水的现象,而淡水鱼体内的水分又无法通过海水来补充,所以最终会逐渐因脱水而死亡。
上一篇:夏天在地理干活,辛苦的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