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为何红学百年不衰?
红楼梦,红学,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为何红学百年不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的内容更是博大精深,里面涉及的领域众多,比如佛学,文学,哲学,医学,美学……等等。
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历史人物背景也相当复杂,每个人物都蕴含着很深的含义,引的很多人都想去一探究竟。
加之后面高鹗续写部分和前八十回感觉有细微出入,所以激起很多文学爱好者的好奇。
每一次看红楼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收获,一部非常值得反复看的经典巨作,不过要真正看懂估计有点难,本人更多的还是去欣赏文学性的方面,期望各位文学大家们早日研究明白,也好让我们真正走进神秘的红楼梦,更多的了解曹公这部伟人巨作。
红楼梦这部瑰宝值得用一生去细细品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肯定是因为《红楼梦》这部巨著写得好啊!多少年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演进,喜欢阅读《红楼梦》的人依然多如恒河沙数,喜欢研究《红楼梦》的人也依然数量庞大。
曾经有一个说法,说是中国当代有三大显学:一是甲骨文研究、二是敦煌学研究、三是红楼梦研究。
这个说法,不知道准确与否,因为学界确切的研究人数,一般人很难得到;而且甲骨文研究、敦煌学研究,可能也比较精深,一般人要么看不懂、要么不感兴趣。
但是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却比比皆是,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而且角度各异。
有人偏爱红楼女人
有的人喜欢红楼人物,比如,很多人喜欢林黛玉、不喜欢薛宝钗;也有很多人喜欢薛宝钗、不喜欢林黛玉,仅仅是拥林、还是拥薛,就可以分出好多派出来,甚至有记载,说多少年的老朋友之间,仅仅因为这个问题,竟然“几挥老拳”的。
还有喜欢贾探春的,说探春才是红楼人物当中,真正让人着迷的女人,又年轻貌美、又有杀伐决断,可以谈情说爱,也可以协理持家,比起爱哭鼻子的林妹妹,健康多了、也有能力多了,更适合娶回家里当老婆。
甚至还有人喜欢王熙凤的!王熙凤可以说是风风火火的凤辣子,是出名的辣货!一般人估计是不敢招惹这样的女人的,因为贾瑞的结局,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呢!
可是也有很多人不信邪,认为王熙凤也很不错啊!很漂亮,恍若神仙妃子,又很能干,会协理宁国府,将事情搭理得井井有条的!
想持家理家的好帮手啊!
虽然在对待贾瑞的时候,恶毒了一些,将贾瑞捉弄到死,但是毕竟是贾瑞自己存心不良嘛!
这里,我无意做出评价,因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林妹妹、有人喜欢宝姐姐,同样也应该允许有人喜欢王熙凤!
有人偏爱贾府富贵
贾府的荣华富贵,的确是羡煞旁人,有“鲜花着锦、烈火喷油”之盛,仅仅是贾府一家人,在家里吃吃喝喝的那些讲究,就够很多人着迷、感兴趣的了。
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就曾经做过很风雅的事情,蔡澜先生找来一帮朋友,大家有钱又悠闲,就一起商量着吃,不仅要吃得好、吃得开心,还要大家吃得雅致,那怎么办呢?
于是,有人想出一个主意,说是将《红楼梦》里面提到的所有的菜名,都给做出来,大家品尝品尝,也过一过国公府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居然还真被专门的大厨给做了出来,并且美其名曰“红楼宴”,研制出“红楼宴”的酒店,后来火得不得了,慕名而来的食客、老饕们,络绎不绝,据说至今都长盛不衰。
有人偏爱人物索隐
《红楼梦》因为时代的原因,那个帝制时代里,文字狱遍地横行,所以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写得很隐晦,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像人物生活的时代,书中就不明确到底是哪个时代,非明非清的,只好让人去猜测了。
像人物的年纪,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年纪,作者就是写得不明不白的,而且明显偏小。
即使是重要人物过生日,也不明说是多少岁的生日,绝不明说,搞得读者云里雾里的,只好去猜测。
有些人,特别是一些著名的红学家,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蔡元培这样鼎鼎大名的北大校长、著名教育家,居然也去研究《红楼梦》,而且还偏爱索隐,写了一部《石头记索隐》,然后煞有介事的说,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意思,是影射康熙皇帝的废太子胤礽。
不知道其他人,看到这里的时候,会不会像我一样哈哈大笑,一位像蔡元培先生这样著名的教育家,堂堂的北大校长,居然得出这么可笑的结论,而且还是一本正经的在研究。
但是,更可笑,或者说可怕的是,居然还有很多人认同这样的研究结论!
有人偏爱红楼考证
自从胡适《红楼梦考证》一书出版之后,考证派红学便风靡天下,因为似乎有材料支撑,有理有据,可以顺着历史材料继续挖掘。
胡适考证出作者曹雪芹的祖上,曹寅与康熙皇帝之间特别亲密的关系出来,然后后来的人,又从史料上挖掘出了更多、更详细的史料。
说什么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曾经都担任过江宁织造这一官职,时间长达60多年,荣华富贵,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为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也曾经十分迷信考证派。
特别是考证派集大成的周汝昌先生,他的红学巨著《红楼梦新证》,可真是皇皇巨著啊!
将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挖掘得淋漓尽致,让人增长了不少见识。
但是,周汝昌先生一个很奇葩的观点是,红学研究的是四大板块:曹学、版本学、探轶学、脂学,而研究《红楼梦》本身思想和艺术的居然不算红学!
这就有点让人惊掉下巴了!
如果《红楼梦》是一座宝库的话,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观点,研究宝库里面东西的学问不算红学,而研究宝库外面、在外面绕绕转转的其他四类学问才算是红学。
我想,我是很难认同这个观点的,不知道睿智如你的读者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是否认同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偏爱红楼美女也好、偏爱贾府富贵也好,偏爱人物索隐也好、偏爱红楼考证也好,这些争议、争论,都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红楼梦》的效果,为《红楼梦》吸引了各个时代的粉丝,让各个时代的读者,一代又一代的爱读红楼、爱上了《红楼梦》,都是居功至伟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