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看书?
自己的,时间,心来如何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看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问这样的问题,就说明提问人,已经意识到了读书的益处,但自己却没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所以才提问求助的。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
第一、读书的最大好处--能够最大限度获取全面的信息,避免偏听偏信
老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自有黄金屋。
这句话,是说明了读书能带来的利益和价值。
但在我看来,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武装你的头脑,让你能有清晰的判断。
因为做决断,是需要数据和信息做背景支撑的。
在现在这个速食时代,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心态很浮躁,根本静不下来,所以那些能认真读书的人,才掌握了这个社会的实际话语权。
这些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甚至制作了一份产业,比如樊登读书会。
你不爱读书,没关系,会有人来帮你读书。
现在很多人,就算看个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都会习惯性把手指放到界面上,有兴趣就再看看,没兴趣就马上退出,一篇文章,看不到1分钟,就退出了,甚至没有耐心拖到文章尾部。
正是因为大量的人都是这样,帮人读书才找到了存在的价值。
我所知道的,有一个行业,就叫“拆书”。
有较多新媒体从业者,就是从“拆书”开始入门的。
他们选择一本书,阅读后提取核心内容,再用一篇文章,用他们自己的理解概括性写出来。
于是,你读了这篇2-3页的拆书文章,就感觉自己也读完了这几百页的书了。
这种虚空的成就感,让人感觉很满足。
却不知,你的思维,完全被他人主导了。
因为,原本这本书的信息,已经部分被剥夺了。拆书写作人,只会抓住他最有感触的点来写。但这些点,未必就是最触动你的,或者能给你启发的。
要想能作相对客观的决策和选择,就需要沉下心,自己看书,自己去选择需要的信息。
第二、从浮躁到沉静,是可以训练的,但有一个过程
任何事情,都有方法。
读书,当然也不例外。
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相对有用:
1、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比如,您是搞建筑设计的,让您去看医学书籍,由于有大量专业词汇,您当然是看不进去。但如果是您本领域的书,是不是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还有,就是您兴趣爱好的领域。 比如,我是医生,但我也很喜欢美食。所以业余时间,我对烹饪也很有兴趣,我看烹饪书就能看得饶有兴趣。
2、有时可以带有一定目的性去看书
我可能突然遇到了一个困惑的问题,问了一些朋友也没能得到满意回答。搜寻了网上的信息,感觉也比较支离破碎,不成体系。这个时候,带着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去看一些系统解说的书籍,就会很有帮助了。
不要怕坚持不下来,可以用不同方法,一章一章挨着看,或者先看开头结尾,再看中间,怎样都行。只要能找到答案。
3、慢慢延长每天看书的总时长
一开始,一天能看10分钟,一周后,试着延长到15分钟。适应后,再延长。
坚持一段时间,你就发现,一两个小时都不是事儿,只要你找到你真正有兴趣的话题。
4、善于利用各种工具
看书,电子的,纸质的,都没问题。Kindle,手机微信读书,网络在线读书,都可以。
最好就是把每天的边角料时间充分用起来。上下班通勤的时间,等公交地铁的时间,陪孩子上课的时间……
我自己尝试过,千万不要因为这些时间零碎而看不起这些时间。这些杂七杂八的时间加起来,一天起码有1个小时。就靠这些所谓边角料的时间,我一年能够读40-50本书。
喜欢的书,读的时间长一些,基本1-2周一本。不喜欢的,大概看看,也4-5天看完一本。
不要怕太晚,只要开始了,坚持下去,总有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谢邀请。我一般采取出去转一圈,想想烦闷的原因及怎么处理,至于有头绪无头绪都无所谓,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基本上也就能静下来了。如果是夜里或雨天,我基本上是听音乐,什么音乐都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分散一下焦虑心态,基本上都能静心看书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阅读成为习惯前,常能看见我坐在书桌旁,肉身健在、灵魂已出窍多时.....的静态画面。
后来通过尝试和训练,总结出一些方法,其中“功力阅读法、三维隔离、建立习惯链条”在我应对读书走神、心不静的问题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提供了不小帮助。
01、从“需要”开始,试试功利阅读法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马上要考试了、刚进入新岗位、还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出现好多新问题?
我们发现,人们通常在有问题要解决的时候,更容易集中精力、高效投入其中。
所以培养阅读习惯,建议可以带点功利心,从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读了有用”的书籍开始。比如,在时间方面方面觉得有困扰、想写作但无从下手、要改善夫妻关系等,针对性的选择“所需”书籍,拿来读。
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读书方式,很容易学完即用,而这种“即时反馈”又反过来刺激进一步阅读的需求和兴趣。
在阅读初期,如下两点,建议配套使用:
所选书籍难度不要太大,当阅读难度与个人能力基本适配或高出5%-10%时,很可能会体会到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心流”状态。
主动获取反馈,可以尝试多种形式。比如,看完用的上的内容马上去实践;或看完一本书,写个200字总结;提高点难度的话,可以写一篇公开书评、或在社群分享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阅读反馈渠道。
我用这种方式帮自己找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感觉得到的阅读动力,当带着明确的“需求”再去阅读时,心绪很快能安静下来、然后再找到问题的靶心、钻进去。
功利阅读,尤其适合阅读习惯的初养成者。
02、排除外在干扰,做好“三维隔离”
上一篇:车都没提,但显示己保养过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