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准备去东南亚国家做生意,有没有了解情况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中国,东南亚,国家准备去东南亚国家做生意,有没有了解情况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准备去东南亚国家做生意,有没有了解情况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几年缅甸开放了,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在淘金了,具体大的有开采有色金属矿,农业种植,商店另售批发,饭店,旅馆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盟国家有10国,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其中像,马来 文莱主要通过卖油气发财,新加坡靠港口和金融赚钱。这3个国家马来 文莱人均收入和国内二线城市相当,新加坡略高于北上广。不适合搞劳动密集生意。
剩下的国家中,走上坡路的是 印尼,缅甸,越南。这3个国家政治趋于稳定,人口呢印尼有2亿人,越南9千万人,缅甸5千万人人口也不少内需也不低。工人工资都在1000人民币/月的水平。
一定要排个顺序呢:
1.越南 除了上面说的优势外,越南离中国的两广近,这些东南亚国家都没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要配件什么因为和中国接壤物流方便越南会更容易从中国拿货。
2.印尼,印尼的优势是人口,有很大的内需,如果在印尼办厂,内销出口都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但是印尼是穆斯林国家,有很多习俗,女性工作也有很多限制,这个还要题主自己再仔细了解。
3.缅甸,缅甸在学习中国做改革,但是毕竟刚开始还可能有反复,这个是投资缅甸的风险点。就其他方面越南有的优势缅甸也都具有。
剩下的泰国 老挝 柬埔寨不建议投资,泰国工资上没什么优势,日本在泰投资很大打泰国本土市场要对磕日本对手。泰国也没完整产业链,和中国也不接壤从中国拿原材料还不如越南缅甸方便。人口6千万也是不上不下,而且在泰工厂劳工也是以缅劳为主,所以还不如去缅甸开厂。 老挝和柬埔寨两个国家不行,不用多考虑。
以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来老挝国家可以投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南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沿线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很多大型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行先试”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面临难得机遇,亦存在挑战,中国宜多管齐下,化解难题,优化合作模式,搞好彼此发展政策对接,打造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并将东南亚打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
从大背景看,“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东南亚多国利益,总体上是受欢迎的。但随着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推进能力日益上升,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结构性矛盾凸显,加剧东南亚中小国家的战略敏感性和脆弱性。东南亚多国精英和民众对“一带一路”一知半解,存在不少误解乃至疑虑,有人趁机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控制论”。东南亚国家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存在对华“既靠又防”的两面性。东盟力推域内互联互通,印尼官员近期表示,东盟未来15年的互联互通计划投资3.3万亿美元,但资金匮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亚投行的成立给东南亚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在铁路、公路、港口等领域与中国展开积极合作,希望借助中国支持提升其国内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消除经济发展瓶颈。同时,东南亚各国也重视通过拓展与美国、日本、欧洲等的合作来平衡中国影响力。东南亚国家尽管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但中小国家的战略承载力总体不强,并天然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有所提防,有时会在“一带一路”合作上态度暧昧甚至存在阻挠“一带一路”建设问题。
民心相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稳定的基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与东南亚人文交流偏弱,难以有效发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润滑剂和稳定器的作用,反成“短板”。一方面,中国人对东南亚的国情、社情了解不够,合作时“愿望思维”较强,难换位思考,经常受挫。很多中国人在东南亚举止失当,引发当地人的反感和抗议。目前而言,中国对东南亚精英的培养和资助力度明显不足,制约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对接。
根据自2014-2015年期间对一些政府部门与中国“走出去”的多家企业的调研来看,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可能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在经贸关系、人员往来方面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应对文化差异尤其是宗教差异的方法不够。在“一带一路”上汇集了全世界四大宗教,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加上华人地区的儒家文化与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地区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一带一路”上有六大差异明显的文化。如果寻找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社会的有效交流方式,寻求这些社会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软实力的关键。根据对“走出去”的企业的调研来看,中国在宗教地区尤其是伊斯兰宗教地区的文化交流项目,虽然高度重视宗教差异、社会习俗等敏感问题,但是在交流上仍然存在着世俗社会对于宗教社会难以避免的认知障碍。中国的有关部门在运用所在国、地区文化资源,阐述“一带一路”方面,自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常常出现自说自话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宗教地区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存在先入为主的排斥情绪,存在所在国上层对华友好,而民间对华印象不佳的情况。
上一篇:云南的猪价什么时候可以回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