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克服拖延?
自己的,时间,目标怎么克服拖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以上自我调节拖延的方法不奏效或者实施困难,可以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辅导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能解决拖延症问题?首先拖延者先得承认并没有什么先天缺陷或者恶灵附体,才导致自己「不能」做事,相反,只不过是难以忍受做这件事的痛苦而已,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选择忍受还是不忍受了。
如果打定主意,选择去忍受这种痛苦呢?
那后面的工作并不难,随便选择一种战拖技巧,下决心执行它。战拖会、番茄法、GTD,还有各种丰富的时间管理技巧,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乏成功的先例。只看你有多大的决心去承担它们背后的痛苦而已。
如果面临的痛苦超出了个人的承受极限,也不妨尝试心理咨询。咨询师会辅导你做很多情感层面的工作,帮你更好地容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是认知行为治疗师(比如我),还会陪你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暴露体验和观察,这些方法我用过多次,确实是有效的。
心理治疗中还有一些技术可以加强这一效果,比如设置合理的强化和惩罚,自我监管,认知重构,等等。因为并不是要做心理治疗的技术讨论,这里也不展开了。
但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切方法都取决于你是否真正下定了决心。对于心意坚决之人,再普通的方法也可以是有效的;而对于那些貌似很想改变,实际对于忍受痛苦还心存犹豫的人(很大一部分拖延者属于这种),再好的方法最后也逃不过浅尝辄止,轻易否定的结局。对于这类人群,我觉得通过心理咨询去澄清自己的内在动机,还是非常必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面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怎么改变拖延。
拖延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不是从我们自身内生出来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拖延的事情是劳动、工作和学习。这三种行为都是社会行为。
那么这种社会行为体现在人身上,会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对自己造成困扰。
另一种是降低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第一种情况,往往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法,去努力改变拖延,那么我们下面介绍的方式就会帮助到他们。
第二种情况,如果拖延没有给他本人造成困扰,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因为责任心的不足,造成的拖延。那么他就不会有想去改变的动机,那么无论给他们介绍多少种方式,效果都是不显著的。
因此,对于不想要主动改变拖延习惯的人。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责任心问题,以及要深究他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情拖延,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再去处理更好。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果你想主动改掉拖延的习惯,那么下面这三种方式非常适合你:
1、时间管理技术:时间管理是MBA(工商管理)非常重要的课程,这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行为学的技术。包括制定“每周时间表”,坚持“要事为先”,二八原则等等,都能够非常好地帮助拖延的人。其中的原则是:第一,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就算这件事你不感兴趣,也要把它改造成你感兴趣的模式。第二、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这个计划要运用到每一个时间,并且要准确地估计任务完成的时间。这其中提到,要充分运用零散时间。第三,要把所有任务分出轻重缓急,要在每天中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优先完成。第四,要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计划,每天评估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等等。
时间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时间管理专家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等书,以及国内的一本《小强升职记》,用轻松的故事教会大家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非常推荐。
2、确定具体目标:要把自己的目标设置得清晰、简单明了、贴合实际,并且可以评估。比如把读完一本书的目标,分成每天读完5页,把背单词的任务,分成每天背5个。把很多庞大的目标,分成很细很容易完成的目标,每天打卡,并且充分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复习,这样就可以获得满足感,充分激发继续下去的动机。不要怕把每天的任务定得太低,要知道,完成一个小任务,比没完成一个大任务更能激励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坚持下去才能获得胜利。
3、把学习工作变成探险游戏:我们有没有发现,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每次完成一段又一段剧情任务,打怪升级等等,都很容易让我们沉迷其中,不经意间就过去很长时间。可是到了工作学习的时候,就很难维持。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只不过人生太长,又太复杂,我们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只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的道路,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每个阶段都想清楚,何尝不是一次探险游戏。所以,当你把工作和学习变成了感兴趣的游戏模式时,你就会乐在其中了。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说的问题是人的通病,分析清楚是主观原因(自身懈怠)还是客观原因(外部因素)。主观原因要想法克服战胜,客观原因要分析清楚后量力而行。
上一篇:厦门反诈骗中心提醒:暑假小心各类“兼职”骗术,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