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枣怎么才能不落果?
枣树,花期,生长红枣怎么才能不落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机养分不足 枣树在生长季节,如遇连阴雨或枝叶过密,引起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分少;或者结果过多、修剪过重、萌芽期肥水过量而引起枝梢徒长与果实争夺养分;或早期落叶、土壤贫瘠、肥水不足、前一年结果过多、枝叶徒长,造成树体及枝条内有机养分亏缺,导致大量落果。
2.激素
枣树落果是由于果柄处形成离层所致,而离层形成与内源激素如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等有关。自然落果时期正是果实中生长素含量低的时期,生长素含量高时,落果率低。
3、病害
轮纹病
该病又称枣浆果病,主要危害枣果,常造成枣果提前脱落,品质降低,甚至不能食用。该病主要在枣果催熟期,也即转色期开始发生。枣果受害后,以皮孔为中心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小病斑,而后病斑迅速扩大为红棕色圆形大斑,病斑上有深浅颜色相间的轮纹。受害轻的果肉变褐变软,有酸臭味但无苦味,不能食用;受害重的全果浆烂,最终导致大量落果。
缩果病
发病时间一般在七月中下旬至枣果膨大着色期。该病主要是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后感染病菌造成的。枣果受害部位出现浅黄色不规则的色斑,严重时果肉变成黄褐色,味苦不能食用。膨大后染病的枣果病斑不明显,果皮提前变红,肉质呈软腐状,成熟前脱落。
日灼病
六月底至七月的高温天气易发病。发病的枣果大多在结果多的枝条上木质化枣吊,由于结果多叶片少,果实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容易引起日灼病。发病部位一般在枣果的中部,受害果面发黄,竖纹较深,横曲纹较浅。受害的枣果大多相继落掉,也有一部分呈凹状保留在树上继续生长。
三、防治方法
既然知道了原因就知道该如何防治了,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春季浅刨树盘,刨后耙平保墒。雨后或灌水后,特别是干旱时,经常中耕除草,以割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扩穴。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叶面喷肥
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或0.3%尿素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可增强叶片功能,增加单果重,提高品质,减少落果。
以上信息只供参考,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是要根据土地情况而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枣树在7、8月份环剥口愈合后,陆续出现落果现象,有的品种还很严重,通过调查我们找出落果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生理原因 自6月起,雨水偏多,田间湿度大,适合枣树坐果,一个枣吊坐十个枣果,甚至更多。然而,由于枣果多,树体营养消耗大,加之雨水多,树体蒸腾作用大,造成树体营养严重缺乏。发病的枣果大都是从枣吊的基部往下顺延,发病的部位是从枣的顶部开始,整个枣逐渐皱缩枯萎,形成倒葫芦状,最后脱落。一般情况下,枣树在幼果期就开始落果,但落果的轻重与气候、管理、施肥、浇水、补养、土壤等方面的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树体不开张、膛内乱攘攘、枝条直立长、不通风透光的枣园落果较重;偏施含量单一或是一种元素过多,造成营养失调、叶片肥大、枣吊延长的枣园落果严重;保墒性能差的沙壤地和靠木质化枣吊结果的枣园,由于水分的流失和养分供应的不足,落果也比较严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止落果对策,
1.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春季浅刨树盘,刨后耙平保墒。雨后或灌水后,特别是干旱时,经常中耕除草,以割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扩穴。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年应在三个关键时期进行追肥:第一是在萌芽前(4月上旬)进行。萌芽肥对萌芽、花芽分化及幼果发育极为有利。第二是花期追肥。开花期叶面喷施3~4次0.3%~0.5%的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稀土肥和微肥等,均可提高座果率,并且有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果实膨大的作用。对于那些具有座果率低的特性的品种,在花期喷肥的同时,可加入30×10-6的赤霉素(又叫GA3、九二Ο)可提高座果。开花期除叶面喷肥外,也可土施。第三是在幼果生长迅速的7月中旬左右追肥。这次追肥直接关系到枣的产量和品质。助果肥最好是氮、磷、钾复合肥,可土施或叶喷。幼树以追氮肥为主,氮、磷、钾混合比为1:0.5:0.6。盛果期枣树产量高,需肥量大,每株每年须施有机肥100kg,氮、磷、钾混合比为1:2:2。每年在三次追肥的同时应进行三次灌水,即催芽水、花期水和幼果水。除了这三次灌水外,有些地方还有灌封冻水的习惯,以促进树体发育。 3.2合理配置授粉树和花期放蜂 枣树多为自花授粉结实,但配置授粉树可明显提高座果率。授粉树应选择与主栽品种同时开花、经济价值基本相同,能产生大量花粉且花粉发芽率高的品种。如新郑灰枣同鸡心枣混植,河北赞皇大枣同斑枣混植,浙江义乌大枣同马枣混植,座果率均有所提高。部分品种由于自身花粉发育不良需配置一定比例的花粉发育良好的授粉品种,如梨枣可按5:1的比例配置冬枣、圆铃枣、长红枣等。枣树为虫媒花,释放蜜蜂传播花粉,也可大大提高座果率,增产效果显著,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 3.3开甲 开甲即环状剥皮。它通过切断韧皮部,暂时中断树冠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分下运,满足开花座果及幼果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提高座果率和增加产量。开花量占总蕾数的30%~40%时,为开甲的最佳时期。方法是在距地20~30厘米处树干上,用刀将老树皮刮掉一圈,用小刀剥掉韧皮部一圈,宽度根据树势、树龄不同而定;大树壮树要宽,幼树弱树宜窄,一般宽度掌握在0.5厘米左右。为防止害虫为害甲口,保证甲口愈合完整,及时用50倍的水胺硫磷或甲胺磷涂抹甲口3次,第一次边开边涂药,以后每隔7天涂药1次。开甲30天检查甲口愈合情况,未愈合的甲口切破新生组织边缘,涂泥后用塑料薄膜包严,以促愈合。 3.4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喷激素 盛花期喷赤霉素;幼果期喷萘乙酸;生理落果期喷三十烷醇等进行外源激素的补充,使树体内源激素达到较高水平的综合平衡,从而调节座果,提高产量。河南省林科所枣树研究组根据枣树的生理特点研制开发了两种生物活性较高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枣丰一号和枣丰二号。在枣树生长季节,从盛花期始,每隔7~10天喷一次枣丰一号,连续喷2~3次。从硬核期起,每隔10~15天喷一次枣丰二号,连续喷3次。一般年份可综合增产35%以上。 3.5花期喷水 花期喷水可明显提高座果率,因为喷水为授粉受精创造了条件,使花粉迅速发芽。喷水以傍晚较好,一般喷水2~3次。 3.6花期喷微量元素 在盛花期喷施0.2%的硼酸和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以补充树体营养,提高座果率。 3.7摘心 当年生枣头摘心也是提高座果率的一项措施。枣树萌发新枝有前有后,一般摘心时间在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共3次。以6月上旬摘心效果最好,可控制新梢生长,加快枣拐的横向生长,有利当年结果。后两次摘心虽不结果,但可减少营养消耗,为翌年增产打下基础。摘心强度以保留2~3个二次枝为宜,一般不超过4个。 3.8及时防治病虫害 枣树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护好叶片,同样对提高座果有着积极作用。枣树主要病害有枣焦叶病、枣锈病、枣果炭疽病和枣缩果病,主要虫害有枣食象甲、枣步曲、枣瘿蚊、枣壁虱、枣红蜘蛛、枣粘虫和桃小食心虫等。7月上旬喷波尔多液防治枣锈病;7月中旬起连续喷1~2次枣病克星、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焦叶病;8月以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枣病克星,可有效地防治炭疽病和缩果病。4月下旬枣食象甲发生高峰期,喷50%甲胺磷乳油800倍进行防治;5月中旬喷50%甲胺磷乳油800倍和5%顺反高效氯氢菊酯1500~2000倍,防治枣步曲和枣瘿蚊;食心虫主要在成虫羽化期内用50%甲胺磷乳油500倍在树冠下主干周围直径1米范围内进行土壤闷杀,并于幼虫孵化高峰期和发蛾高峰后一星期左右用5%顺反高效氯氢菊酯1500倍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