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学生挂科产生抑郁休学,在家几个月足不出户,抽烟上网,不听话,一说就暴燥怎么办?
孩子,自己的,情绪大学生挂科产生抑郁休学,在家几个月足不出户,抽烟上网,不听话,一说就暴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倘能做到我说的这些,没有一个人走不出来。当然,只要自己迈开腿,别人也可以拉你,再加上前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后面痛苦的鞭策,就一定会走出来。所以,朋友们,还可以关注下心向正觉幸福人生学院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文章可以帮到你!
一句话总结: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非要执著我们有什么所谓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它本身并不存在,但却因我们的执著而真实存在。我们非要去解决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结果越解决问题越多、越大,恶性循环,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直至把自己逼入绝境。其实,只要我们放下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执著,它就很快消失了,就这么简单。过去的难是因为南辕北辙。整个过程就如同梦中醒来,你会发现就是一场空,纯粹是没事找事。一旦醒来,你也就不会再睡去,彻底解决其问题!
也就是说,心理问题在于把一些不存在的正常的事情当成问题去解决,从而产生了问题,并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并出现了各种身心痛苦,从而更加坚信自己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存在。唯有跳出这个怪圈,才能根本摆脱痛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山外,才能看清真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定要想办法跳出来。在山里哪怕觉得再真实都不是真的那样。
有人不相信我说的这些,也有人认为很难。可以做一个小小实验就明白了。当你胡思乱想事,找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做,比如家务把时间安排满,不要停,坚持两到三小时,自己感觉一下心情的变化。体会到了,每当痛苦来临,坚持下去,直至天空放晴。一旦你掌握了,以后什么事都不怕了!
只要不要把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这些正常情绪当成问题就好了,也就不会非要去解决了!千万不要认为是外在环境、家庭、遗传或别人等原因造成,这些仅仅是表面假象,一定要认识到本质上还是自己的负面能量链接而来。如果非要在外面找原因,那就不可能好。只要我们愿意接纳承担目前的一切遭遇,自己必须承担结果,不再胡思乱想,现在再去做正向事情,很快就能好,就能体悟到心理和精神疾病并不存在,那就彻底好了!
记住,所有造成我们负面情绪的外在环境只是诱因,我们也可能无法改变,但抑不抑郁、焦不焦虑、快不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装了什么。
我的话有些重,也很啰嗦,是反复强调希望能真正帮到大家,引起大家的警醒,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你原谅!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能够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在帮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这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不是现在的你,是二十年前的你。
教育问题说难其实很简单,我们都年轻过,那时的我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时的我们需要怎样被对待,这样思考才有资格做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放松但不要放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不是家长,就是身边的朋友吧。
这种情况首先跟他的心理有关,不能正面面对失败、困难,挂科就抑郁?这心里承受能力是有多弱,第二个也有可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观念。第三个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抑郁,而是上网成瘾,只有上网才能找到他自己的乐趣。只能说经历的少,跌倒的少。等他真正的步入到社会上,遭到社会的毒打的时候要么他后悔当初的抉择,而努力向上,要么会成为社会的傀儡,变得与社会脱节。
如果可以,带他一起去做户外运动,打篮球,台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种、家长需要先搞清楚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从问友描述的几个关键词来看,孩子现在所表现出来的闭门不出、抽烟上网、不听话、情绪暴躁不太容易沟通都一些负面的信息,可以说,这些都是家长所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那么如果不希望孩子做这些,那么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如果用肯定的话语描述会是什么呢?-愿意出门?不抽烟(不让他抽烟,那允许他用什么方式来缓解焦虑呢?让他吃糖?让他锻炼身体?还是什么呢)?不上网(那不希望他上网,那希望他干什么呢?)、不要情绪太暴躁(那希望他有什么样的情绪呢)?要听话(那到底是听谁的话?具体听什么话呢)作为家长朋友面对自己患有抑郁症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的消沉,甚至出现一些负性行为损害自己的身体,会很焦虑,很着急,也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氛,这些情绪出现能够理解,不过我们需要先稳住自己,要能够看清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且采用这种肯定式的具体的目标去设定,能够让我们消除很大的焦虑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也就不会被孩子身上的多个症状表现困住自己。另外还能够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呈现出一种非暴力非对抗的沟通,这样的沟通方式,能够有效的维系两人的关系。咱们要清楚一段高质量的关系可以说是治愈心理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当我们明确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去行动就可以,对是我们去行动,不要奢望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孩子能够主动的去做事情,甚至说是我说一遍他就能够行动,他就能够听,这种期待一丁点儿都不要有,否则失望的只可能是家长朋友。因为目标是我们自己确定的,那么努力的大头也是我们作为主导,而对于孩子本人来讲,他愿意变,那就变,不愿意变,那么就要退而求其次,先做一件事情,放下自己的目标,去了解孩子真正想干什么,哪怕有一丁点儿想干的意愿的事情,只要对他有益,不损害自己也不损害他人的前提,就全力支持。这就是我们在咨询中使用的一种态度:“先跟后带,按照孩子的节奏去进行”
上一篇:辣椒地里应该施什么肥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