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专家好,我想买养老保险,年年交那么多钱划算吗?
养老保险,养老金,年金专家好,我想买养老保险,年年交那么多钱划算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延迟退休基本上是毫无悬念了,八零后九零后都赶上了。想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五十岁就能过上拿退休金跳广场舞的悠哉生活,可以说是在做梦了。当然,如果自己实现就攒了足够多的钱,提前个十年炒掉老板鱿鱼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攒多少钱才能养老呢?一起来算个简单的算术。
假设老王今年40,月薪1万,准备60岁退休,决定现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 假设他今后的收入一直不变。他还能赚12万x20年=240万。按2018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8岁,也就是说他还能活38年,所以他每年最多能花的钱是:240万/38=6.3万。退休后他需要的总费用是:6.3万x18年=113.4万元。
如果不考虑通胀的因素,老王从四十岁开始准备17年退休生活的养老保险金,他需要准备113万。但是如果把通胀因素考虑进去,老王四十岁的生活成本为6万,假设生活成本按每年5%递增,38年他需要646万,退休后18年需要447万……昨天买猪肉包饺子,考虑到是小朋友吃于是买的是品质好一点的,一斤多一点花了28元,同时买了一串比较甜的葡萄花了22元。希望物价不要再继续涨下去。
也许大家会说,我交了社保养老保险,退休了有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我找到一个案例给大家参考:
但是本案例中,这位男士从30岁开始就按照1万元的基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并且薪水每年保持5%的递增,才能实现退休后四千多月的收入。而现实中又有多少八零九零后能达到呢?过去有很多私营企业,想方设法不给员工交社保。这两年状况好了一点,但是又有多少企业签订的是阴阳劳动合同,跟员工说是为了节省税费,所以把一万块的工资写成3500。其实就是为了只按最低的基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几十年下来,对于辛苦打工的我们来说,将会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更不用说现在年轻人断交社会养老保险的一大堆,宁愿企业多发几百元现金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愿缴纳社保医保。将来有你们后悔的。
还有那些为了家庭,为了老公的事业,全职在家带娃的宝妈们,你们将来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也是令人堪忧的。即便是有一些妈妈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按照自由职业的身份在自行缴纳社保医疗,但是基本上也都是交了一个最低的基数,未来退休顶多不会饿死。千万不要认为有了=好了。
2、社保养老只能是提供最基础的生活保障。
并且跟缴费基数、缴费时间相挂钩。现在习惯了大手大脚的年轻人,试想一下今后如果拿一个月一千多元的退休金,怎么过?
八零后的父辈,在年轻的时候,大多生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他们那个年代很幸运,国家分配工作、单位分配房子,工资差不多多,房子差不多大,每个人的几乎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但是后来他们当中分化出了命运截然相反的两个的群体,一个群体幸运的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退休,一分部成为了下岗职工。我的家乡是中部的一座小县城小县城,这种分化非常明显。机关退休的退休金普遍在六千元以上,事业单位能拿到四千多元,而如果是从企业工厂退休,基本上只能拿到两千出头。除了退休金的差距,医疗保障福利待遇甚至连死亡后的丧葬费都是天差地别。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更优秀吗?不是的。那个年代的人就像是大海里的一粒沙子,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向前,就像一叶浮萍,随波逐流。
跟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不管是物质条件还是社会社会大环境,都可谓是“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这一代也是不幸的,80后同样也在面对社会变迁进程中的狂风暴雨:高房价、就业难、婚恋、竞争压力、子女抚养、父母赡养……转眼间,八零后都奔四了,上有小下有老,存款可能只有五位数。
但即便是面对着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年轻的八零九零后的消费观念却相当的超前。智联招聘《2018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超两成白领2018年处于经济负债状态。虽然悉数这一年付出不少,头发也掉了挺多,但盘点收入盈余时,却有21.89%的白领处于负债状态,成为典型的“穷忙族”,存款余额为“1万-3万”的白领,为20.15%,存款“5万以上”的白领为17.67%。除了薪酬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存款余额的多少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提前消费”和“月光”的消费方式也是影响存款余额的重要因素。
笔者身边的很多朋友,收入并不低,但是却普遍反应很难存下钱来。除了房贷车贷养孩子等基本生活支出,主要是因为消费观念。说白了,我们这代人没有父辈有忧患意识,没有他们节俭。我们奉行享乐主义,开口就是“自己要对自己好一点”。我们挣的钱就像抓在手里的沙,一点点的从手指缝里面跑掉。
我们一定会比我们的父辈晚年生活更幸福吗?其实不一定。将来的我们会面临的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他们那一代人就算是下岗,好歹国家还替他们缴纳了剩余的社会养老保险,熬到六十就算是胜利,并且社保养老保险的退休金连续十五年来都保持着不低于5%的上浮比例。而我们呢?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届时,我国老年“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将由目前的2.8∶1下降到2050年的4∶3。也就是说,到2050年,平均1.3个参保人就要供养一个老人。届时,养老保险金还会像今天一样实现十五年涨吗?
如果说我们的父辈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取决于时代的馈赠,那么我们幸福的晚年生活只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未雨绸缪和忧患意识!
3、八零后九零后普遍不差房,所以有房子养老足矣!
是这样吗?如果三十岁的你今天喜提高档小区新房一套,三十年后你成了一个老人,而它也成了一套老房子。
任何的事物都有生命的,房子也不例外。不管曾经它有多么的高档,多么的繁荣,先进的设施,美丽的绿化,经过三十年风雨的洗礼,衰败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有人说,即使是“老破小”不也照样能升值吗?老破小升值的原因,其实是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地段的增值,这些升值,会大大抵消建筑的折旧,物业的衰败。说得直白一点,开发商就是买块地也是有钱赚的。但是一旦资产停止增值,你再看看“老破小”还能卖得出去吗?土地和房产不可能永远保持上涨,只不过人们的心态是:等我卖出去再跌,或者得等我买完了再涨。没有人愿意做接盘侠,却总是有人做了接盘侠。
还有人会说,卖不出好价钱,就等着拆迁。的确,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靠拆迁一夜暴富的传说。但是这并不等于将来也会如此。过去,城镇化的进程的确是让很多人从破房子住到了高楼。为什么开发商愿意做?愿意很简单,因为赚钱。为什么你现在住的十几二十层的住宅将来拆不动,原因很简单,因为不赚钱。十几二十层的房子,容积率已经非常大了,拆迁赔款将是一笔巨款,扣掉拆迁赔款,房子要建多少层才能赚钱呢?40层?50层?建的越高,难度越大,成本约高,而且超高层建筑连审批很可能都很难通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