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茶叶鉴赏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茶叶,茶树,香气茶叶鉴赏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茶叶鉴赏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鉴赏茶叶主要从茶叶的干茶外形、茶叶冲泡后的汤色、冲泡后的茶汤香气、茶汤的口感、茶叶冲泡完之后的叶底五个方面鉴赏。
观察茶叶的干茶外形,看茶叶用料是否均匀,看看茶叶的净度,有没有杂物异物等。
观察茶叶汤色看看茶汤是干净透亮还是浑浊,可以通过茶汤来分辨茶叶的品质和加工的工艺。
闻茶香,闻冲泡好的茶汤香气和冲泡后的叶底香气,通过茶香了解茶的仓储环境,是否有异味,是否发霉。好的茶应是干净纯正无异味。
品茶汤口感滋味,是否苦涩?苦涩化开的速度很快还是苦涩停留在口腔迟迟化不开?有没有生津和回甘?生津回甘是否持久?汤感是否润滑无杂质?通过这一步可以了解到茶叶的工艺是否达标,仓储是否没问题,茶叶原料的品质等。
最后观看冲泡完的茶叶叶底,通过叶底可以了解茶叶的活性,茶叶的均匀程度和茶叶的净度。
综上所述,所以鉴赏一款茶不能单一的从口感,香气等一个方面审评,而是要从干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五个方面综合品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出产的茶叶种类非常多,既有历史名茶也有地方品牌茶叶。
从大处说可以从地域产区、产品品类、加工工艺、茶树种类、种植环境等方面鉴赏。根据分类有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根据季节有春茶、夏茶、秋茶。根据等级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价格的高低主要根据茶叶的外形、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通过感官评审决定。通俗说是一看、二闻、三品。
感官评审可以分为:干评和湿评。干评主要是外形、条索和干净度;湿评主要是开汤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
1、把盘:俗称摇样盘,是评审干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骤。
2、开汤:俗称泡茶,是湿评内质的重要步骤。
3、嗅香气:香气依靠嗅觉鉴别,嗅香气以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
4、看汤色:靠视觉评审,案汤色深浅、明暗、清浊以及沉淀物多少等评比优劣。
5、尝滋味:由味觉器官区别:味感有甜、酸、苦、辣、鲜、涩、咸、碱及金属味。
6、评叶底:靠视觉和触觉来辨识,根据叶底的老嫩、软硬、匀杂、整碎、色泽和开展与否来评优劣。
总之,茶叶的知识非常丰富,茶叶鉴赏学要很多知识,以上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请自来,因为刚好跟自己的专业对口,又刚好看到,那些官方说法和专业术语前面已经有人说过了,我就用通俗点的话说说自己的方法。
鉴赏茶叶主要是三种方法: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
观其形分三方面:第一原茶的外形,好的茶条索分明、均称、色泽自然光亮(不是抛光那种);第二泡了之后的茶底,好的茶以芽头为主,一芽二叶三叶,如果是芽头稀少以梗叶为主的茶好不到哪里去;第三茶汤,首先要清,这个清不代表颜色浅,就算是普洱熟茶颜色那么深,如果是好茶的话茶汤必须是明亮透彻的。如果是茶汤浑浊的,不管对方跟你说茶叶怎么好也别信。
闻其香分两方面,首先原茶,闻起最基本的是香气自然,无异味;然后就是泡的过程跟茶汤了,同样香气必须自然,不刺激。另外如果不能泡的情况下想要清楚香味,可以放几根茶叶在手心上用力摩擦,直到手心发热,同时茶叶粉碎,闻起来的香味跟泡出来的相差无几。
第三,品其味,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再厉害的茶客,只通过前面两个方法对于茶叶的优劣判断的准确率也只有一半左右,品,这一环节比较直观,其中最基本的是,好茶一定不会苦涩。,应该是香气怡人,醇厚回甘,喝后唇齿留香。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很多茶商会把苦跟甘有意混肴忽悠客人,苦是喝完之后嘴里跟喉咙都觉得苦,喉咙里不但没有丝毫那种甘、凉的感觉,甚至有反胃的感觉。甘就是入口时有点微苦(其实就是甘的感觉),喝完后嘴里,喉咙都觉得无比顺畅,甘凉。
除了以上所说的,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近年来有些黑心商家给茶叶加料,染色、加香,要判断也不难,方法跟前面说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加料的,不管颜色还是香气都会显得很不自然,过分鲜艳、香气扑鼻刺激。
以上仅是个人经验所谈,不周之处欢迎懂行的朋友补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茶叶鉴赏分二块。
一是实验室理化指标分析。
二是感官审评,GB:五因子审评法(分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部份)。
在古代,是直接斗茶的形式相互鉴赏。如北宋早期的斗茶。范仲淹作有《斗茶歌》。宋徽宗《大观茶论》:“以纯白为上真,青白胜灰白,灰白胜黄白”。史称“建安斗试”。《茶录》:”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