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妈妈的“唠叨”,对孩子好吗?
孩子,父母,自己的妈妈的“唠叨”,对孩子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妈妈的“唠叨”,对孩子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唠叨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那么我们首先系统来了解一下妈妈的唠叨。
唠叨表现的是妈妈对孩子的爱。
爱之心。凡事都想着为孩子多做点,对孩子好的事也就会进行唠叨,天冷啦,多穿点衣服,早上要吃早餐。一定要好好学习。诸如此类。责之切,当孩子犯了错,他们也会反复劝说,甚至还会翻旧账,把以前孩子做错的许多事情都拿出来唠叨不停。这就形成了反复唠叨,结果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因为。重复单调的话,孩子首先会产生心理疲惫感,进而产生厌倦,这时候许多孩子都会感受到唠叨的的负面影响。所以说捞叨是妈妈的一种爱。让大家感到烦躁的是反复唠叨。平常的一些唠叨,每个家庭都少不了。
唠叨的父母可能有一个重要的原音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对孩子深深的爱,让他们沉浸在表达自我感受之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但是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好的表达爱的方式,甚至当孩子出现对唠叨逆反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唠叨的积极影响
微博上有一个李玫瑾老师的视频。是张莹颖案发后李玫瑾老师结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谈到的一些内容。她说:观念是人行为的底线。所谓的观念并不是同书本上学习来的。所谓的观就是平常的随时而就的一句话,包括父母的唠叨。比如,教授在视频中举例子:父母常说的,这是一条命,不能乱来。听过这样的话的孩子,长大了脑子就有这样的意识。这可能是我们常忽略的唠叨的积极运用。
唠叨是爱的表达方式
唠叨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性重复唠叨,孩子不耐烦了还唠叨
适当的唠叨有助于孩子正观念的形成。
图片来自站外,侵权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唠叨的父母的家庭,对小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这里是贝贝豆育儿课堂,一名高级育婴师,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中国式的父母大都是唠叨的父母,而且在多年之前曾经有过调研,关于孩子觉得是自己的父母是否唠叨。调研数据中高达98%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母亲非常唠叨,很烦人。但是这98%的母亲却不觉得自己唠叨,认为她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好心”为了孩子。
母亲本是好意,却因唠叨,备受孩子嫌弃。一个家庭的关系原本可以很和谐,但是经常却因为父母的唠叨,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多有争执,以下这三句,是父母唠叨频率最高的几句话。
1、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总是不成熟,不懂事的,他们急需父母的指导。所以只有在孩子做的事情符合父母的要求是,父母才会觉得孩子是听话的,这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但是孩子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只能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不听话的,自己是被父母不断否定的。所以这样的唠叨,给了孩子很多负面的情绪。
2、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都不用管
在教育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更注重于学习教育。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学习好,不惜花重金买学区房,报很多的培训班。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学习搞好,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用管,包括家务,孩子自己的事情等等。
孩子其实也需要自由,他的世界不只是学习。父母总是把他的学习放在第一,其他的任何事情都被父母否定,孩子自然会厌烦。在父母这样的教育理念灌输下,很多孩子变成不能自理的巨婴,即使到了社会上,也无法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3、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只是,绝大多数的父母也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将自己自认为最好的东西强塞给孩子,并不会去在意这是否是孩子想要的。并且在孩子提出拒绝之后,父母总是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姿态,这样的姿态只会让孩子更反感。
父母有父母的角度,孩子也有孩子的思考。父母总是把自己以为的“好心”强加给孩子,只是好心会有好报吗?并不一定,反复的唠叨,会养出以下几种类型的孩子。
1、嫌父母烦,亲子关系差
就如同上述故事中的小白,其实他母亲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不驼背,不近视,有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在孩子眼里,就是妈妈一直在烦自己,一直在唠叨自己,一直在嫌弃自己。这样,只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差。
2、叛逆
孩子嫌弃父母到了一定的境界,他就会开始叛逆,尤其是孩子处在青春期的时候。此时父母种种的唠叨就会如炸弹一般,将孩子的情绪全部炸裂。父母说向东,他绝对要向西,无论对与错。
3、极端
父母用唠叨辛苦养育出一个高材生,外表看似非常光鲜,只是这样的高材生,真的是一个有品德,有担当的人吗?不一定。他们可能是大家眼中听话的孩子,但是他们内心可能已经很极端,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贝贝豆育儿课堂,每天分享母婴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孕产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我们如何摆脱“汽车贫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