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痛经的原因,痛经是怎么回事?
子宫,月经,原发性痛经的原因,痛经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瘀血堵塞不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部分患者可伴有腰酸,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甚至昏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女人痛经是一个当下最常见的妇科症状,几乎十个女人九个痛经。
痛经的西医定义是这样的:
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和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子宫内膜脱落的撕裂疼痛);继发性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
由上可见,西医其实对痛经还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定位的,并非某些西医生对外宣传的那样说痛经不是病,常年痛经依然需要及时检查盆腔是否产生了器质性病变。
我们聊聊中医怎么看待痛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解剖图看看,最好是动静脉的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体内有多条经络从腹部络过,实际上整个下肢的循环系统,有大量血液和经络的营养最终都会回到腹腔,而子宫的位置又在肠道的前面,膀胱的后上方,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件事,腰部与下肢是否受寒引起子宫内温度过低,血循环变差?
另一条思路线:我之前讲过女性月经期间排出的血液和脱落的内膜实际上是为妊娠做准备的营养,那么是否会因为营养供应不足或经络组织结构产生压迫引起排血剥落并不顺利呢?
答案当然是。
那什么是宫寒了?
宫寒类似冻死冻僵的过程,这种寒来自内和外,外就是我上次提到的外在环境,其实中医所说的寒,指的不止是温度低,也指相对的血液和经络运转速度下降,因为流速下降,也代表血脂会相应增高亦或者更容易让血管内的垃圾沉积。这种沉积过程会进一步加重血液流速过缓的现象。人体对于短期内的受寒现象会主动提高心脏的速率,但是心脏的功能也和肺的呼吸有关,如果只有寒没有体能的消耗以及肺部呼吸的拉动,短期的体温回升只能短时间强化心血管功能,不能长久维持,所以最终身体依然会逐渐失温。而“内”因的缘由,也有很多种,比如喝凉水饮料,吃冷饮等。而这种损伤最严重的时间段,是在女孩子第一次初潮来临前,其次比较伤的时间是每次月事来之前一个月。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穿过短的裙子,下肢后腰保暖不周,又或者在海边生活,经常在海滩“浪漫”,踏浪踩水,寒意也会从下肢静脉循环进入腹腔。
所以确定一个女生痛经是否由寒证引起体循环变差,只需看脚踝就可:1脚后跟两侧无肉干瘪,代表血亏不足;2脚踝有细小紫色静脉血管,代表运动少阳不足,阳亏。
中医所说热证会不会引起痛经?
逻辑上来说,如果单纯从子宫的角度看,不会引起痛经,因为子宫本身结构是个半封闭腔体,日常情况下是有自己的代谢循环周期的,按照正常来说,以月相潮汐的情况看,各位注意,是28天整(不是30天),有兴趣的可以问下身边的女性朋友,很多人其实来月事的时间是一样的或者很接近。
如果我们只看月事的过程本身,其实就是身体里一个“预备怀孕”的过程:当女性到了性成熟的年龄,身体为了准备孕育新生命,每次消化食物营养都会有一部分积累下来,进入胸部,这部分储存的营养会在生产后转化变成乳汁;当没有生产的情况下,这部分营养会顺着经络下行,进入腹腔,这时这部分营养会变成营养子宫内膜的主力,被吸收,这个时间一般是在月事开始前一个月(这也是治疗痛经的黄金时间);后续当内膜“成熟”需要脱落,每个月就会因为内分泌的信号(推动力来自心脏)打开宫颈口,内膜脱落伴随污血排出。所以我们这一支也认为其实做女人挺好,因为多了一条路径定期“清理”身体的垃圾,这也许也是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的原因吧。
所以如果子宫内温度足够,其实是不会出现痛经的,因为血脉流动充分,推动力量足够。
再看伤寒杂病论对热证的描述: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选条辨如下: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大黄厚朴甘草汤主之。
症状描述看起来是不是很像痛经?
实际上这种情况和腹部结构有关,小肠的粘膜与子宫的外部包膜其实有关联,当腹部受寒或者有肠炎化热,内部血管充血,导致组织发生异位,牵连会引起整个子宫变形,其中最常见的变形就是宫颈口,甚至出现腹中坠痛但是无血可下,紧接着就是持续性发热口干,症状看起来像发烧,其实不是,在我们来看症状问题在于整个腹部组织的变形,常用处方有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包括桃核承气汤都可以治疗这类问题。
如果是这类妇科问题,一般还会伴随炎症,包括黄带带下,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积液亦或者经血前多后少,色黑血块。看似寒证,实为炎症血热化热,这在医生进行妇科诊治时必须考虑“水坝蓄水泄闸”问题,保证患者经络通畅,没有郁结。
痛经的症状有没有可能“自然消除”?
答案是有的
临床上见到过有女生,产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排出很多血块,也有的是整个包膜脱落后,身体组织再生,之后就没有再痛经过。
人体本身其实有很强大的修复以及适应过程,所谓生病的过程,其实也可以理解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环境的磨合,在对抗中适应,这也是疫苗可以有效的原因,我们会为了适应一个状态而改变自己。
这个过程在男女几个特殊的年龄段会发生,男生在3岁之前,虚岁8岁,虚岁12岁前后的三个阶段,身体会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个时间约是前后浮动半年左右,很多小时候留下的伤痕也会在这些阶段消失。而女生和男生比比较特殊,有更多的修复机会:虚岁3岁,虚岁7岁,虚岁14岁,以及每次产后和更年期前一年开始,这几个时间段也会开始有很强的自愈能力,这是上天赐给女性的一个优势,但是因为女性主体在孕育胎儿,所以当子宫“被使用”后,女子过了虚岁35岁,子宫加速衰老,整体的衰老速度一般远快于同龄男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