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玉米重大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玉米,玉米螟,害虫有哪些玉米重大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员有对付小菜蛾的强大武器——比它还小的峰.小菜蛾在日本是对农作物破坏性最大的害虫.它的幼虫吞食茎椰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小萝卜、和抱子甘蓝.小菜峨已适应化学杀虫剂.小菜娥的天敌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镜是难以看见它的.它在产卵时,会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如果把一种常用的不污染环境的天然杀虫剂与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②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抗麦杆蝇的小麦品种等.此外,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等也获得了成功.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防治,简单说,就是以虫治虫,以一种生物治另一种生物.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
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污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如:①利用天敌防治.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设在马尼拉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组织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研究了使用农药对菲律宾水稻和水稻种植者的影响.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农药弊大于利,处理农药引起的保健问题的费用总是超过农药为作物带来的好处.” 这个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正在试验如何减少使用农药,它们估计全世界生产的农药一年耗资至少200亿美元.他们提倡利用益虫吃害虫的以虫治虫和用其它天然方法消除害虫.例如,国际研究人员有对付小菜蛾的强大武器——比它还小的峰.小菜蛾在日本是对农作物破坏性最大的害虫.它的幼虫吞食茎椰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小萝卜、和抱子甘蓝.小菜峨已适应化学杀虫剂.小菜娥的天敌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镜是难以看见它的.它在产卵时,会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如果把一种常用的不污染环境的天然杀虫剂与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②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抗麦杆蝇的小麦品种等.此外,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等也获得了成功.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提醒: 玉米3叶期缺磷,将导致后期的“空秆”和“秃尖”现象较多。所以在玉米出苗后结合治虫,喷施一次0.5%的二铵水+0.2%的壮汉液肥或十乐素混合液,可促进壮苗,利于高产。(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书)。另外, 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渍水、玉米中期干旱或者大雨的情况下,都容易缺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玉米收成好,对病虫害的防治少不了:
第一、病虫害的防
1、玉米秸秆的处理,在收获玉米后,可以清除田里秸秆或粉碎秸秆还田,再深耕玉米田减少蝗虫等害虫的顺利过冬。
2、选种,在选择玉米种时应该选择优质抗病强的玉米种子,这样玉米树长大时在抗病虫害方面会比普通玉米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3、轮作,轮作可以调整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和种群结构,降低作物病虫害,小麦收获后,大力推广夏玉米,夏大豆,西瓜等轮作模式,可以增加产量从而增加收入。
二、病虫害的治
玉米的病虫害有很多种,简要讲解以下几种:
1、大斑病,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可采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根据发病情况施药1-2次,间隔7-10天,整株均匀喷雾。
2、玉米螟、在玉米螟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每亩放蜂1.5-2万头,分2至3次统一释放。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其它多种害虫。
3、玉米蚜虫、在玉米抽雄前和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4、二点委夜蛾、利用丁硫克百威、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包衣。应急防控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进行防治。
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出现病虫害需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玉米螟、黏虫、棉铃虫、地下害虫、大斑病、南方锈病、小斑病、褐斑病等“四虫四病”,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4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面积。
二、防控策略
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实施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
1.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二、三代黏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粗缩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4.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
(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