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村庄现在人越来越少了,好多村庄变成无人村,村庄的文化该怎么保留?
乡村,文化,农村村庄现在人越来越少了,好多村庄变成无人村,村庄的文化该怎么保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村庄现在人越来越少了,好多村庄变成无人村,村庄的文化该怎么保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革开放,农村这些年留守人员年纪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少。要想保留以前村庄的物质文化,那真是越来越难。第1,经济跟不上,年青人都出外打工挣钱。第2,时间不行,现在基本没年青人在家。以前唱戏,舞灯现在只能想像了。
保留农村文化,也不是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文化转移。以前在农村老家,唱戏,舞灯都是一个自然村自已办。现在我们可以在外出打工地以乡,村为团体联合办。因为农民出外打工都是抱团外出,一个城市一个区就有一帮人,可以利下班时间和晚上。例如:我们在上海就自发有一伙人,每星期六,星期天就在一起唱黄梅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村庄文化该怎么保留?结合目前农村文化现状,竹子认为,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保护力度
虽然国家先后颁布了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农村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但是有些地方执行不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致使有些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任由文化载体损毁或消失,而应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二、做好传承工作
乡村文化要保留下来,就必须重视传承,而传承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完成的。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庙会、龙舟赛、山歌赛以及传统手工技艺表演,传统工艺品展览等,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要发展好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作用,建立一批传承基地和非遗传习所。
三、推动文化创新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也要创新发展。不少人走进乡村田园,不光是为了吃喝游玩,更愿意欣赏乡村传统文化,体验乡村生活,领略乡村风俗。乡村文化要保留下来,就必须有载体,文旅结合是最好的形式。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增加文化元素,融入当地的一些传统文化项目,让游客参与体验。旅游因文化而丰富,文化借旅游得以传承和发展,两全齐美。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不但没有萎缩,而且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对村庄文化该如何保留,也无须过分忧虑。(文、图/苗竹子)
竹子观点,敬请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人少了农村文化自然很难保留,这是。现实。曾记得当年的农村逢年过节非常热闹。有划旱船玩狮子等多种节目,偶尔还会唱几天大戏,现在基本绝迹。要想保留和传承这些民间文化,须由政府牵头引领组织民间艺人做好传邦接代的事宜。再将民间自发团体向社区引领转型,政府可适当发放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用以带动人们参于的积极性。个人意见,有感而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村庄人口逐渐减少,一些村落逐 渐消失,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一些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乡村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化和遗忘。如何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也应是文化领域广大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建议:
一是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名录。各地首先应组织专家团队到对属地乡村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把祖先流传下来的和已经消失的生产技艺、耕作制度、习俗、礼仪、节庆、服饰、语言、歌舞、建筑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分类汇编,建立目录,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白。
二是培养和扶持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民间艺人,让源远流长的优秀乡村文化代代相传。
三是建立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基地。利用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以本地的传统文化、民族音乐舞蹈、民族节庆等文化元素为着力点,精心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乡村文化传承基地。
四是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整体性保护。精心打造以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为重点的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原生态保护。
五是开展生产性保护,实现文化与产业融合。对一些群众基础好、有市场前景的传统技艺,进行开发性保护。
六是组织一批文艺家植根于农耕文化土壤,创作一批反映文山市农耕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代表性文艺作品。推出一批有代表性,唯一性的微电影,舞蹈,山歌、文学作品等。让没有文化的文化现象再次升级。 七是组织好活态性保护工作,投入一定的经费,采取抢救、修复、加固等措施,保护好即将消失的特色民居,开展好实物性保护。
八是完整地保存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生产技艺、耕作制度、习俗、礼仪、节庆、服饰、语言、歌舞、建筑等,让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大放异彩。
九是制定传承保护发展乡村文化方案。让传承乡村文化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推进。
十是在城镇社区规划建设中植入优秀的乡村文化元素。让人们离开乡村进城后依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十一是各地财政预算列出专们的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工作经费。有钱才能办事,有钱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办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