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是精读几本书好?还是博览群书好?
博览群书,泛读,的书是精读几本书好?还是博览群书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成年以后多精读。
但不同于学生时代,工作以后,我比较赞同“功利性读书”,也就是精读书籍。
1.精读能够帮助我们记住书籍当中的内容。
精读书籍可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书籍的印象。整体来说,孩子的记忆力是比成年人要好很多的,成年人必须要通过精读才能帮助我们实现记忆,而一旦记住了书中内容,无论是后期的应用还是实践,都是非常有用的。
2.精读能够提升专业技能。
成年以后要功利性的阅读,就是要求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需求选择读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上进行精进。
职场人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情况下,精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将相关领域内的书籍吃的透透的 ,提升专业技能。
3.精读能够提升思维的深度。
和孩子不同,成年以后要培养自己的思维深度,浮浅的阅读带来浮浅的体验,深度的阅读才能带来深度的思维。
精读书籍可以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更深刻,这样不仅对于理解书籍本身,对于整个职场,乃至生活中,都有好处。
综上,我认为,不同的年龄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当然成年以后,在精读的基础上,如果你还有精力有时间,再多增加泛读来博览群书当然更好。愿你们都能在书中找到更好的世界。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专注阅读和写作,欢迎关注~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读和广泛的阅读都很重要。
先讲个故事吧。
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的时候,花了30多年时间,查阅和积累了许多资料,却一直想不出答案,偶然机会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说人口是按照几何倍数增加,粮食按照数学级数增加,于是达尔文触类旁通地把这个理论应用到生物学上去:譬如海里的鱼也呈倍数增加,海洋一定早就满了,而大鱼会吃掉小鱼,适者生存,于是发现了著名的进化论。
一个生物学家在偶然翻阅社科类著作时,激发了自己领域的灵感,这是博览群书带来的契机,当然,如果达尔文没有30多年在生物领域的积累,即使是看到了《人口论》,也不会由之就想到进化论。达尔文翻阅社科类书籍就是日常的泛读,而他在生物领域查阅的大量资料,则是精读。所以,很难说精读比泛读重要,或者说泛读比精读重要,这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日常阅读中,应当如何分配精读与泛读的时间呢?
这里就要以目的为导向了。
如果是打算短期内迅速提升某方面的知识量或者技能,这时就应当选择精读,即在某一特定领域,选择该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书籍深耕精读;如果是抱着休闲放松,或者是拓宽知识面的目的,则可以天马行空地选择自己想看的任何类目的书。
当然,日常在以学习为目的精读时,也可以适当穿插非固定领域的泛读书目来放松大脑,毕竟对个人来说,找到自己适合的阅读节奏才最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社会,人心愈来愈浮躁,娱乐至死的精神让很多人失去了读书的习惯。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一个清醒的、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关于读书,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在高强度高压力下,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电子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读书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精读和泛读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鱼与熊掌,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们可以精读一些经典著作,尤其是自己所从事领域的经典著作。比如,教师就可以精读教育学、心理学当面的书,医生就要精读医学名著等。还有像四大名著这些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值得每一个人都精读的。经典著作,常读常新,开卷有益,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依据。
对于那些消遣类、百科类、非专业类的书,我觉得可以有选择性的泛读,毕竟现在书籍太多,不可能什么书都读。
推荐一本有名的指导阅读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书适合精读,有着适合的博览,真正适合精读的也就那几本经典,读了经典然后博览群书,一是通过博览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二是增加见识,启发思维。读书需要读深,而对经典不断地加深理解就是读深,有深度才会有高度。比如以孙子兵法为例,你不仅要读他,还要通过读其他的相互验证,同时加深读孙子兵法的理解,同时不断的实践,加深理解,同时博览其他兵书还可以启发思维,读书就是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博览群书再精读几本好书如:《易经》《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古文观止》《史记》《六祖坛经》《金刚经》《唐诗宋词三百首》等等。
上一篇:勒布朗詹姆斯强大到什么地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