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有几个朝代修筑过长城?都是为了防御什么敌人?
长城,匈奴,到了中国古代有几个朝代修筑过长城?都是为了防御什么敌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汉朝的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匈奴,看来匈奴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真的是心腹大患啊。
之后的晋朝也修建过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五胡,而南北朝时候的北齐和北魏修建过长城,主要是防御突厥、柔然、契丹。
而到了隋朝,也修建了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突厥。唐朝也修建过长城,不过他不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而且和春秋时期的一样,为了防御自己人。
宋代修建了长城,不过非常的短;金朝也修建过长城,为了防御蒙古的;明朝的修建长城,算是彻彻底底把长城给完善了,为了防御蒙古鞑靼、瓦剌诸部,还有女真族。
到了清朝也是大量的修建长城,不过这个长城可是和历史上所有的长城不一祥,它是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的工具,对内而不对外,这个这个长城充满了血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时,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
战国时,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赵、燕主要抵御匈奴入侵。
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由大将蒙恬负责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缮,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典故就是出于此长城)
汉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即匈奴的侵扰又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范围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
此后历代王朝均对长城进行过修缮维护。
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瓦刺)侵扰,大力修建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我们今天所见的即为明长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金风,点击右上角关注,持续发文!
说到长城的修建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国家只是修筑自己的防御工事,等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后,就开始把原来各国修筑的要塞城墙给连接了起来,就出现了长城,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到了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规模修缮长城的朝代,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遗址,大部分就是明代修筑的。
长城防御工事的出现,防的是什么?归其原因,就是农耕文明防止游牧文明的入侵,当时游牧民族来自北方,所以防的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之前的文章说过,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不擅长于创造,逐水草而居,基本的生活用物资基本制造不出来,文明程度相对于农耕文明是落后的,所以,没有的东西,就可以抢,所以历史上大的南下抢掠的情况多的数不清,更别说小的,如果继续往南,严重的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长城也就孕运而生了。
西周时候频繁侵犯周王朝的是北方的一个草原部落--犬戎,游牧民族擅骑射,机动性强,抢了就跑,所以一直也是农耕文化对他头疼的地方,所以从西周时期就开始有类似的防御工事,只是在当时还不叫长城,“烽火戏诸侯”,就是出自当时的典故。
到了秦代,长城正式确立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割线,也确保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不敢大举来犯,北方稳定了,才能够腾出精力来搞国内的建设,只是长城的修建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劳命伤财,“孟姜女哭长城”,就是那时候的事情。
明代长城防的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北方的蒙古人,所以这个防御问题是几千年来,中原封建王朝一直头疼的问题,也只有用长城这种有效的防御工事,才能抵挡游牧骑兵的进攻,毕竟开头说过,游牧民族缺乏创造性,没有大型的攻城利器,所以对于长城这种大型防御工事,就显得拙荆见肘了。只是到了清代,长城的作用就显现不出来了,康熙帝乾隆帝都对长城的作用嗤之以鼻,这是后话,不在叙述。
我是金风,点击右上角关注,欢迎评论,一一回复!
上一篇:丰田1.2T卡罗拉,日产1.6轩逸和现代1.6的领动怎么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