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卖一吨糖至少亏600元,“甜”蜜产业为啥“苦”不堪言?
白糖,糖业,甘蔗卖一吨糖至少亏600元,“甜”蜜产业为啥“苦”不堪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糖厂自救:延长产业链和兼并重组双管齐下
为了应对糖价下跌,糖企也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展开自救,除了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还通过延伸蔗糖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糖料深加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来自江苏的采购商邵兵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广西了,他们公司主要是从上游购买食糖原材料,然后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功能性红糖来投放市场。糖价的持续下行,让他们公司的利润上涨了30%。
甘麦江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兵:我们把这种红糖购买回去,再添加一些红枣和阿胶,这就形成一种功能性红糖投放市场。现在糖价降到5000多元/吨,我们的利润上调了30%左右,对我们企业来说还是最大获利的。
糖价虽然持续下行,但是由食糖原料制成的成品,价格却没有变化,不少糖企发现这一商机,积极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和综合利用来做产业链的延伸,以此提升效益。
作为中国糖业最早的外资企业——南宁东亚糖业,也将重点放在以糖为主的食品加工和食糖精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线,探索甘蔗多样化产业发展。
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首席运营官兼总裁林家乐:现在我们有六个糖厂、三个生物电厂、一个肥料厂,还有跟本地酵母公司合作。这一次我们的计划是,想要做饲料以及功能糖发展我们的产业链,可能是明年投产。
同时,为提升糖业竞争力,广西加快推进制糖企业战略重组,通过推进糖企战略重组和“去产能”工作,目前广西制糖企业集团已由14家减少到10家,糖厂由104间减少到92间。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建华:广西糖企估计有近百家,还是存在着小散弱的态势。所以我们也希望将来我们糖企能够进行重新兼并重组,对于整个蔗区的资源进行重组整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糖市场价格与成本长期倒挂,广西糖业的生产总成本在5800到6000元/吨之间,但目前白糖市场价格仅为5200元/吨左右,价格倒挂严重导致了卖1吨糖至少亏损600元的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糖在生活中属于必需品,但这件“甜蜜”的生活必需品最近却让制造它的企业、工厂最近都苦不堪言。根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白糖的价格已经下跌了将近1000元每吨,到目前为止,这个趋势仍在继续。即便是国内制糖的龙头企业南宁糖业,也收到糖价波动的影响,在2017年就亏损了1.93亿元。负责人表示,2018年,亏损还会继续,而且亏损的数额也将达到13亿左右,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糖价一跌再跌的背后,制糖业的公司已经苦不堪言,甚至难堪重负。
白糖在去年每月成交价是6000元,这已经跌破了很多企业的成本价格,而2018年过后,这一情况反而在去年的基础上,又继续下跌。据知情人士介绍,今年平均的销售价,大概是5200元一吨,但是成本要达到5600元一吨,每卖出一吨都要亏损400元。
糖价在2016年底的时候,大约在7200元左右,2018年初的时候,仅有6000元。本以为糖价已经触底,没想到今年又跌幅26%,造成售价与成本倒挂。制糖企业相当难捱,但是即使亏钱,糖还是要继续出售。本是如此“甜蜜”的一样东西,为什么让制糖业越来越“苦”了呢?
南宁糖业明阳糖厂厂长唐新阳说,制糖业有很多“刚性成本”,这些成本不能缩减,企业还需付农民的甘蔗采摘钱,四个月的榨季,要付完农民的甘蔗款,企业银行贷款也很困难,导致必须得卖,而越卖越亏,卖多少亏多少。企业的生产经营就很困难,这些问题结局不了,就还是属于亏损的状态。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原材料甘蔗的价格降不下来,1吨糖需要9吨甘蔗来榨,一吨甘蔗大概560元,那么榨1吨糖,就需要5040元的甘蔗,加上农民、工人的费用,成本就越来越高。而泰国的制糖业糖料蔗收购价仅仅只有210元,我国的制糖业收购原料价格大概是它的两倍多,每吨成本差2000多元。
让人非常困惑的是,制糖厂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为何作为原材料的甘蔗价格迟迟降不下来呢?
据甘蔗农所说,如今人工费用很贵,每个人一天就要一百五十元左右,但甘蔗一吨的价格在地头收购的话只有520元,除去损耗、肥料等等成本,甘蔗一年种下来,一亩地甘蔗只能赚两三百元,这种收入与外出务工相比低了很多,如果不是有其他农作物一起种植,早就不会再种甘蔗了,此时如果甘蔗的价格再次降低,想必蔗农们也会纷纷另寻出路,这样一来,白糖的原材料就更少了,目前来看,全国的甘蔗田总量十分的低,很多企业仍然无糖可榨。正因如此,每年中国的糖量缺口达到500万吨,全都需要靠进口来补贴,导致国内的糖价受国际影响十分严重。
2017年以来,国际糖价下跌超过38%。而反观国内,因为企业机械化程度低,规模也小,导致成本十分高昂,所以这也是近年来,国内糖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发生的原因。
持续走低的白糖价格,也影响了白糖贸易市场,贸易市场的白糖库存也逐渐减少,无论是贸易市场还是企业,都采取了随卖随买的措施,来规避风险。随着北半球制糖业开始运作,或许今年白糖的价格会有回暖的迹象,持续亏损的格局也会有所改善。对于后期糖价走势,分析人士认为,从国际市场来看,2018/19年度全球糖市过剩量在217万吨,糖市结转库存较多,2019年供应过剩依然延续,白糖价格将处于底部区间震荡的趋势。此外,卓创资讯白糖分析师孙悦:预计全年白糖价格的运行区间在5000-5700元/吨。今年是增产周期的最后一年,而且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缺口较大,尤其下半年糖厂库存逐步消耗,需求相对属于旺季,糖价可能会迎来反弹。
那么国内制糖业究竟该如何走出困境?国内制糖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大投资,引入高机械化设备,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讲,这些还只是一句空话,目前制糖业的亏损严重,企业对于高精尖的设备也无法做到当下引进的,此时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对于已经入不敷出的现有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制糖企业的困境,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上一篇:面对无休无止的骚扰短信和电话,短信有拒收或者黑名单功能吗?运营商是怎么看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