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填报志愿,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专业,志愿,院校填报志愿,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高考虽然结束,但志愿填报也不能忽视,因为志愿填的好,分数才不会浪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积累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难点也自然不一样。
对我而言,全面了解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发展机会最难。
即使我已经做了几年的高校就业工作,变化莫测的职业世界,依然让人很难去全面掌握。
为了更清晰的说明,我们来大致梳理一次。
1.关于大学
其实,关于整个大学的发展史,就那些。无论是大学的意义、大学的扩招、新高考的推进、大学的改革、教学的定位、培养的方案,还是各层级教育的特点以及各层级教育之间的衔接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的。
只是,虽然关于大学的整体认识很重要,但其实没多少人会重视,因为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根本就不擅长逆向思维、突破思维。
2.关于成绩
虽然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个人能力情况,但事实是这些考卷都是大学相关教授主持设计的,意在考核学生进入相关专业的胜任情况。虽然学习思维其实应该在更早的时候植入,但是考生众多、知识点众多的的现实却偏向于考生实际记忆下来的知识点有多少,毕竟试卷考试更方便考核的也是知识记忆量。
我也在之前的文章中全面梳理了高中的九门课程,每一门课程其实都对应着相关的大学专业,而有些专业则是几门课程的综合。如果有全面去阅读我的系列文章,你会发现,其实你反复验证过多年的成绩已经给你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3.关于思维
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个人心理特征。虽然看上去这个板块好像很神秘、变化莫测,其实当你全面理解了思维特征,你会发现,这个板块反而是最简单的。毕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不用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好好理解自己即可。当然,可能因为很多人没怎么接触过这个板块,所以会显得困难,但如果你有仔细阅读我的文章《根据思维特征,能选择出专业吗?》,你也会发现其实真没那么复杂。
4.关于填报
虽然志愿填报是需要去了解平行志愿的录取原则、志愿的级差、专业的级差、研读招商章程,但其实走到这一步往往是在具体的“学校专业组”中做排序,面对具体的目标,只要不冒进,不就填个志愿嘛,有必要那么小题大做吗?
我知道很多考生退档、滑档,那还不是自己冒进、或者没有研读既定学校的招生章程,那你能怪谁?有些专家说,我能让你的每一分都不浪费,我就不信你会冒着被调剂到很难接受的专业的风险去用好你所谓的每一分。如果那样,我真不知道你辛苦十几载,到底是那一分重要,还是自己能够学一个好专业、谋一份好工作重要。
更何况,录取分数就只相差5分的不同学校的专业能差多少?我看差的就是你自己心理的虚荣心!至少我是真觉得那没什么好纠结的,即使是家里有矿,也不至于被调节到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吧,至于吗?
如果说以上信息分析起来相对容易,那么以下的信息分析起来则相对困难。
5.关于城市
虽然是指大学所在的城市,但其实更多的是指以后工作的城市。毕竟,不同的城市,它的发展潜力、主导产业、政策机遇都是不一样的。你不愿意相信也没有办法,很多人只是因为当年选择对了学习、就业的城市,就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跳跃式的实现财富增长。
虽然城市发展的机遇已经基本进入尾声,但是城市的发展还将随着经济新常态、拉动内需等情况而逐步微调。也许,具体哪个城市发展空间更好真的不能立马断言,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城市规模、人口增长、交通改善、城市面容、经济政策等措施窥见一个城市的未来趋势。
当然,每个城市都有它各自的魅力,真的不好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但至少那些城市规模紧缩、人口倒流的城市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当然,任何因素都不是决定性的,关键还是得综合分析。
6.关于行业
虽然,关于行业的具体阶段,诸如初创、成长、成熟、升级或者衰退,我们都能很好的理解。难是难在即使是夕阳行业,依然有人发展的挺好;即使是同一个行业,也会因为企业的不同而完全不同。先撇开1381个行业的数量巨大不说,就是5000万国家发工资的具体公务岗位情况,其实我们也是知之甚少。更何况,还有6亿人就没有参与就业工作,他们又是在干什么呢?
一方面,哪些行业即将爆发,持续火热多久,都是让人很难捉摸的事情。如果真有那么容易掌握,还谈什么风险投资呢?如果这些未知信息都能很好的掌握,那天使投资就是暴利、抢劫。诸多的因素,都将直接干预行业的未来前景。诸如技术的更新、需求的升级、资金流向、国际形式、政策指导、重大事件等因素都将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每个企业的岗位需求、工作内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阶段需求、资源配置都是不同的,甚至领导的风格、能力、价值观都将直接影响着就业者的未来。如此多的未知,能是那么容易给个定数的吗?
7.关于专业
我知道,要了解一个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定位、重点专业、院士数量、学位授权级别、招生分数、招生名额、学校环境、男女比例等信息确实比较容易,但是你想了解师资配置、教学特色、就业质量、校企合作、招聘企业等信息则十分具体。
即使你能从学校的招聘信息中、学长的口中略知一二,但是四年后的你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就业环境,没人给你一个准信。了解特色专业、控制专业,红牌、黄牌、绿牌专业并不难,难得是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能发展的很好吗?确地到运用型、综合型、研究型中哪个类型的院校去学习并不难,难得是你学成归来后能否找到高度对口的职业,以便学有所用。
虽然,在经过一系列分析后,在“目标行业组”找出“心仪专业组”,也在“合适城市组”找出“优质学校组”,你的志愿填报已经十分容易,但难的是确定城市、行业、专业本身十分困难。
当然,人类的“直觉决定法”往往能够处理大多数问题,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至少可以给出个比较合理的方案。有没有什么大数据系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呢?我想,应该快来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是爱拓生涯,让我们一起发现快速成长的规律!
你的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是对我分享生涯知识的鼓励!
欢迎交流,接受吐槽!谢谢!
上一篇:本人美术类本科生,想去日本读研,先问下作品集大几准备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