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后准备填志愿,怎样去了解一所大学?
专业,学科,大学高考后准备填志愿,怎样去了解一所大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高考后准备填志愿,怎样去了解一所大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接下来广大考生又将面临填报志愿的问题。那么,面对全国成百上千所大学,考生该怎么选择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如果你成绩过硬,985当然是首选。众所周知,985、211历来是好大学的代名词。如果说211是重点班级,那么911就是重点班里的尖子生。分数线够的,不要犹豫,首选985学校。同样的大学学历,含金量可大不一样。清华北大一流大学的毕业生,第一年的实习工资是多少?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工资又是多少?差距太大了。
二,如果你对双一流情有独钟,那么,一定要选个好专业。双一流的概念于2015年正式被提出,是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双一流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全新的计划。985,211是对高校做出的资质认定,而双一流对于大学来说则是一个建设目标,国家认定的985,211院校是固定的,而双一流院校的建设是逐增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个好专业,而不仅仅是一个名气更大一点的学校,这一点对于毕业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前景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普通本科院校尽量选择有特色的。对于成绩中等的考生来说,普通本科院校也许是唯一的选择,那么在专业的选择上,就要格外慎重了。除却个人兴趣不谈,仅从现实利益来看,要尽量避免那些已经被炒作烂了的、没有太多发挥余地的专业。譬如说,在社会上已经流行了很久的、市场需求早已饱和的老专业,或者名头很大却空有其名的专业。如果再遇到有些学校管理不是特别严格,而你又选了一个不知所云的专业,那么基本上几年下来,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更不要谈继续深造了。
四,填报志愿时,小心名称陷阱。很多大学名称看起来都类似,但实质可相差甚远。过去常常有不明就里的考生,拿着高分去上了一所普通院校,就是因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看错了名字。比如说华东理工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前者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化工是其王牌专业;而东华理工大学则是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的省属本科高校,专业以地质勘探为主。再有,比如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些名称相似的大学,其办学资质大不相同,学历的含金量也自然大不相同。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填报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在网上查一查他的资质,摸清底细再填表。
读书的孩子不容易,陪读的家长更不易。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役,是全家老小齐上阵的奋力一搏。一场高考寄托了多少家长的期盼和理想,浸透了多少莘莘学子的汗水与煎熬。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不慎重考虑!祝福天下才子,“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后准备填志愿,怎样去了解一所大学?缪老师的建议是:“四看四渠道,一点做参照”。一看院校历史、二看优势学科、三看所在地域、四看录取情况,这四看可以从三个渠道去了解。而作为的大学排名,你最多拿来做个参照,重要程度是很低的。
(缪老师拍摄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四看
一看院校历史,从院校的历史里面,你能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说,你看吉林大学由6校合并而来,他们分别是谁?这6校最强的专业是什么?处于什么档次?有了这些你就很容易对合并后的吉大建立认知。
比如说,你看河南工业大学的名字,不知道他的性质,毕竟那么多叫工业大学的。那你看看他的历史,原来他曾经叫做中央粮食干部学校,你就能建立印象了。
二看优势学科,大学的本科专业都是属于学科的,你可以把学科看成是多个专业的集合,学科弱,通常这个学科下属的专业都不会太强,学科强,说明这个学科下属的某一个或几个专业可能会强。
比如说,你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名字分析应该是电子、计算机、通信不错,但是为什么他工商管理学科也挺好呢?因为他的会计学专业成立于1956年,历史悠久水平高(结合上面的一看院校历史)。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美术学院)
三看所在地域,一所大学,他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他能利用的外部教育资源、经济资源和产业资源。
比如说,你看中国美术学院,国字头,很多人觉得他肯定在北京。但其实他坐落在杭州,曾经的上海校区也停止招生了,那距离杭州城区近吗?再查查看,哦,主校区在象山,象山校区什么情况呢?你就可以去看看我拍摄的象山校区景色还有介绍视频。
四看录取情况,这一点对于你填报志愿很重要的,不仅仅你要了解你目标大学在本省的录取情况,还要了解他在自己所在省份的录取情况。
比如说,大多数省份中央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都要高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但是在北京呢,贸大的录取分总是压着央财一头。两所大学都在北京,地理位置贸大还占优。如果你只看自己所在省份的录取情况,你不想浪费分数,你就选了央财,可能还录取不到特别好的专业;如果你看了北京的录取情况呢,你会不会选一个当地人更看重的学校,还能录取到最好的专业呢?
(缪老师拍摄的中央财经大学)
二、四渠道
这四个渠道呢,都是为了让你了解到上面那“四看”所用到的,下面缪老师来逐一介绍。
渠道一:院校官网。虽然每所学校在官网上面,对自己用到形容词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美化”(可以理解),但是在数据上面,敢撒谎的课不多,比如:博士点、硕士点数量、学校开办专业数量、重点学科和专业、师资力量等等。
尤其是学校的历史,除了非常久远的,用来装点门面的哪些“上古传奇”,建国后的一般都还是比较客观的。
渠道二:教育部官网、阳光高考网、各省市考试院官网。你可以从这里了解到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具体信息。
渠道三:网络社区。你可以去看学校相关的帖子。缪老师这里要提醒一点,网络帖通常都比较主观,会掺杂着很多的个人情绪在里面,看的时候要批判性的去看,带着自己的思路,不要轻易被带节奏。
上一篇:数学30分、英语成绩80分和数学50分、英语60分,哪个更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