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婚姻中真的有“七年之痒”吗?要怎么度过?
婚姻,有的,自己的婚姻中真的有“七年之痒”吗?要怎么度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对夫妻的婚后倦怠期和产生的原因都各不相同,美满的婚姻一定是二人共同经营的结果。当然互相尊重对方、彼此关爱对方必不可少的。
要避免“七年之痒”,就要避免出现家庭冷暴力,要有共同的话题,分享日常点滴,增加亲密度。
如果一方出现倦怠,一定要冷静,避免冷嘲热讽,微笑的人,一般运气都不会差。
最好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或者爱好,哪怕兼职写作也好。可以转移因为过度在意家庭,产生的矛盾。
既然结婚一定有感情基础的,处理适当,通常都会安然度过。
当然要有自己的底线和道德底线,包容对方不代表对方可以践踏婚姻。
如果你已经做了努力且不可挽回,剩下的,你只需好好爱自己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这只不过是夫妻婚后腻烦期的一个设定,人和人不一样,七年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看人的包容忍耐的程度了,为什么有的人刚结婚就离了,有的人能白头到老呢?不忘初心,持之以恒,保有好感,宽容忍让,我认为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婚姻是人生过程一个重要的起点,如果把人生归纳成三个点,即:
1.生命的起点:
家庭环境决定童年、少年、青年的幸福,教育和人生大概方向。
2.人生方向和家庭组合点:
青年时人生方向的定位和脱离依耐父母的生活,选择自己另一半组成自已的家庭,养儿育女担负生命的延续,完成子女成人的义务,婚姻的选择关系到从青年至老年这段人生幸福和痛苦的主要来源,如果青年时期其他原因另论。
3.老年相互依靠,相互照顾,直到生命终点。
青年时期,完成学习刚刚步入现实生活,生活还未完全脱离父母,大多数沉静在蒙胧的生活幻想中,对待自己选择另一半多数凭感觉,个人意愿,设想美好的生活。去追求另一半,沉浸在美好的情感当中,在生活中也没有其他负担,自己基本上也能养活自己,家庭富裕的父母还会帮助,情感大于理智,这时父辈参考尤其重要,至于接受不接受另说,当结束浪漫爱情正真走共同生活,随之而来的实际生活冲淡了以前一切,以前的甜蜜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下各种优点也化成了缺点,特别是新的生命到来,越演越烈,思想,生活方式等等替代各种矛盾。
其实,这是再所难免的,当两个来自不同家庭,在性格上,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对待人生观的看法存在差异,恋爱期间缺点大多数变成优点,优点在现实中都化成缺点。
组成家庭共同生活过程中是接受、适应,宽容、牵挂、依靠的过程。
如何对待化解这种矛盾是夫妻之间共同解决的问题,这就成为七年之痒,十年之痛的说法。这也是婚姻幸福或痛苦的根源!
在老一辈流传经验是:“门当户对”这是避免嘲讽之嫌,在教育和生活习惯上其本相同,可以有助减少生活矛盾;“择婿看丈人,娶媳看丈母”,依据是选择女婿考查一下其父亲的为人格局,父亲为人处世的方式,和生活层次,对男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的风俗:男主外(担负家庭生活重任,女主内(女人是家庭风水,家庭生活打理,处理亲戚朋友之间关系,教育子女生话,尤其生活方式、性格上,这是因为子女在未成年绝大多数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长,孩子的启蒙,性格养成关系重大,这便是母亲伟大之处,父亲只能起辅助作用)。在确定子女婚姻关系前双方父母彼此都会通过见面了解和其他方面了解,比如:双方亲家在家庭中地位,职业,亲家母的人品,是否在家庭里处理的井井有条,干净利落,通情达理等等。
总之,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生活方式,性格上差异再所难免,共同生活在一起,矛盾避免不了,再幸福的家庭也有矛盾,关键是怎样化解矛盾。两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担负着抚养子女责任,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考虑生活来源,压力可想而知,夫妻是个共同体需要彼此宽容,互相谅解,相互扶持才能相伴到老,单方面只是痛苦根源,俗话说得好:夫妻同心,黄土变金!
不幸的婚姻大多数是单方的性格及生活劣迹造成,不幸的婚姻造成影响不但是个人,也连带子女和最亲近的人,从大的方面讲会对社形成不良效果。
夫妻在共同生活,也是对彼此的适应,从结束浪漫的爱情,走向现实生活,是个漫长过程,它需要更多的包容,谅解,呵护关心,褪去浪漫神秘,从而转化为比亲情更重的牵挂!
这种彼此接受,转变过程也就是常说的七年之痒吧!
以上个人的一点理解,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到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婚前不管是怎样的山盟海誓,可以说是一种虚拟世界,婚后都逃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逃不过现实的摧残,有的人逃不过现实的诱惑,就开始心里出现问题,就会容易吵架,分居,出轨,甚至直接导致离婚。而有的会包容,会理解,会尊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