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电影《何以为家》?
孩子,父母,自己的如何看待电影《何以为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电影《何以为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很多作品都在反应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之前大火的热播剧《都挺好》,父母的重男轻女导致苏明玉内心的恐惧与独立,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从原生家庭去探索那些无差别犯罪的人群的成长历程。如今,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依然回归原生家庭,但是却让人更加心痛与震惊。
当赞恩出现在法庭上控告自己的父母的时候,绝望与坚定的眼神让人震惊
其实控告自己父母的事情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存在,可是赞恩作为一个12岁的孩子,出场就已经是在监狱中,原因是杀人。
当走上法庭,法官问他要控诉谁,以及控诉原因时,他坚定的说:“我要控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这是故事的开始,倒叙的记录方法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也有一些震惊,可是看过赞恩的经历之后,却忍不住要为这个孩子鼓掌,也为他感到心疼和惋惜。
十二岁的赞恩总是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
我们总是说,孩子就应该过着天真烂漫的生活,不要去拿大人的要求来管束孩子。
可是在赞恩的家庭中,父母却只是两个生育机器,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孩子,却从不担负一点做父母的责任。 女孩子是商品,只是为了成年后嫁人换取金钱,男孩子是工具,负责挣钱和养其他的孩子。
赞恩12岁,就要照顾几个弟弟妹妹,他需要到不同的药店以各种不同的借口去购买处方药,然后回家后制成毒品去挣钱。 他知道妹妹成年后就要被父母“卖掉”,所以在妹妹首次月经来潮的时候,他偷偷的去给妹妹洗内裤,偷卫生棉,让妹妹不要到处生长,甚至还想要让妹妹逃离这个家庭。
可是命运却总是充满讽刺的,当赞恩准备好了一切要带妹妹走的时候,父母却已经发现了妹妹的秘密,强制要求妹妹嫁给了房东的孩子,一个已经成年了的大人。 撕扯、求情、反抗,一切都没有任何作用,12岁的赞恩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自己的父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妹妹被送到别人的家庭,任其糟蹋。
赞恩没有办法救下妹妹,他只能逃走选择拯救自己
赞恩离开了自己的家,那个家让他感受不到一丝的温度,在那个家里,上学只是因为学校有吃有喝,还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日用品。
他感受不到一丝丝来自父母的爱,也感受不到一个12岁的孩子应该感受的快乐和幸福。
赞恩逃走了,他选择自己独自去面对这个社会,他想要或许自己走了以后,就能逃离这些无可奈何的生活。既然改变不了家庭,那就改变自己。 曾经在家里,赞恩担任着一个大人的角色,他也以为自己已经没有了童真,可是当在车上依然可以被蜘蛛人吸引的时候,才会陡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12岁的孩子而已。
当赞恩在游乐场恶作剧一样的将女模型的衣服脱掉,露出乳房的时候,其实是他私自出走后,对母爱的一种渴望,他从来没有被自己的母亲哺乳过,那个家庭中残忍的母亲从来都不曾有过一丝丝的爱意。
当赞恩开始独自面对社会,却只能向现实低头
赞恩被拉希尔收留,他帮助拉希尔照顾孩子尤纳斯,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找到了家庭的温暖。可是拉希尔却因为没有身份证明而被迫遣返的时候,他只能独自担负起照顾尤纳斯的责任。
他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抱怨和控诉,只能独自面对生活带给他的种种考验。两个人需要生存,必须解决的温饱问题,尤纳斯还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母乳,需要照顾,这个时候的赞恩,就是尤纳斯的“父母”。
为了生存,他又开始重复之前在家时的挣钱方法,制作毒品。但是这样他依然要面对房东的驱赶,还有大人们的欺负,他开始逐渐懂得,这个社会带给自己的无奈和压力远比当初家里父母带给自己的残酷。
最终,他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将尤纳斯卖给了一对一直想要孩子的人,就像他的父母卖掉自己的妹妹萨哈一样。可是即使这样,他仍然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一个连自己真正年龄都不清楚的人。
他不仅被父母抛弃了,就连这个世界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当回到家中面对妹妹的死讯,赞恩只能再次反抗
赞恩为了找到自己的身份证明,不得不回到了家里,但是却发现了妹妹已经死去的事实。
这个世界上他最爱的妹妹,仅仅11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却被父母抛弃,最终失去了生命。
赞恩愤怒至极,用最极端的方法去为自己的妹妹报仇,是一种反抗,也是一种无奈,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命运的残酷让他无法看到阳光,他只能独自吞下命运带给自己的恶果。
这个时候,他的父母却告诉他,他们又怀孕了,还说这是“真主赐予的礼物”。并且要给孩子起名字叫“萨哈”,真的是太过于讽刺了。
赞恩没有办法阻止父母,只能以电台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宣告,他要起诉自己的父母。
在法庭上,赞恩绝望的对所有人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我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婊子的儿子’、‘滚,你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这里的地狱,我像一堆腐烂的肉。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要我们像地毯一样被踩在脚下。”
最后,赞恩得到了有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明,导演拉巴基说:“这是在隧道尽头给你的一点点胜利的光芒,正是这点光芒,让你可以继续前行。”
或许对于赞恩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可是这个社会上还有多少孩子面临同样的问题
都说“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孕育一个生命是非常幸福的体验,可是在很多地方,“生”却是一种灾难,生孩子的父母得到的不是快乐和幸福,而是来自社会的压迫与生活的折磨,对于孩子来说,童年是一张没有任何色彩的黑白照,他们无法反抗,无法争取更好的生活,只能忍受饥饿,忍受谩骂与鞭打。
他们的童年,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有的只是看不到尽头的黑暗。
赞恩超越年龄的成熟无时无刻不在这些地方上演着,可是他的无奈与绝望也渗透着这些地方和家庭,赞恩的幸运并不是每个人能遇到的。
在那些生育率、失业率极高的地方,遍地都存在着来自各国的难民,孩子们的基本教育问题无人过问,十几岁的孩童就可以聚在一起抽烟,而偷渡来的人还需要时刻担心什么时候会被遣返,连生孩子都是偷着生的。
看到这样的现实,或许会觉得我们的生活真的已经很幸福了,或许这部电影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也没有办法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但是至少这个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改变了对生活,对人生和对世界的态度和认知,也会让我们对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多一些关注和祝福。
上一篇:听说商标注册中英文加图片组合设计的容易被驳回,是真的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