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你认为“蹚”改为什么词合适?
小学生,教材,他的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你认为“蹚”改为什么词合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你认为“蹚”改为什么词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不重要!一小学生课堂上提出语文课本有错误,关键是老师该怎么做。
这一课堂小插曲被披露后引发了网友们热议。
有人认为现在教材确实粗制滥造,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有的认为这个小学生有点哗众取宠,教材没有错。但大家对小学生的行为还是比较宽容,对他的怀疑精神持肯定态度。
我对网友们的意见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当这个小学生提出这个质疑后,他的语文老师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如果语文老师说:课文怎么会错呢?别瞎想好好读书。 ——那么这个本来很有怀疑精神,可能富有创造力的小学生很可能从此就人云亦云了。
如果语文老师说:嗯,非常棒!你的想法是正确的。 ——那么这个小学生很可能以后不管怎样的情景,总是怀疑一切。
如果他的语文老师这样做,和大部分网友的想法如出一辙。其实这两种做法我觉得都不妥当,都不是最佳做法。
我们知道,教材课本是国家制定的教学上的标本,理论上不应该有差错,实际上无法避免差错。近几年不断爆出的教材课本错误,应该引起教材课本编写者的重视。
既然教材错误在所难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教材错误?一味指责教材不好没什么益处。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教材,更要利用教材教。
如果我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我不会急于下结论,回答他的质疑是对还是错,我会这么做。
我在表扬他具有质疑精神的同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
我会让他在课堂上公开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查阅这个“趟”字的含义,根据这个字的含义判断用在课文中合不合适。
——这一教学环节就是教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比单纯地背词语解释好多了。根据字义,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弈是如何趟河的情景。
好,此时,我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
哦,原来是为了突出天气的干旱,突出弈赶路的艰辛,突出弈意志的坚决,突出弈为了大家忘我的精神等等;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
——这样教学已经远远超出单纯辨析词语合不合适的范畴了。
最后,这个词语合不合适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明确的答案不需要谁告诉他了。
教师教学要有这么一个意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答案是最不重要的。
各位,不知你们的看法如何? 欢迎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是改个字是否合适的原因!而是语境前后矛盾!原文:福州8岁的二年级男孩小冯发现,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质疑道:“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错了?” 所以,你改“跨”“越”等,后面还是“大河”! 大河必然有水!总不至于至于改成九十九条大沟!故为了突出后羿不怕艰难险阻,编出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的情节反而弄巧成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是连着两节一起上的。上完一节课的课后,有一个同学上去跟老师说,课本里出现了一处错误。
在第2节上课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大大的夸奖了,他说如果自己是大学招生老师就给这个同学加20分。
这件事情当时我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所有的老师都会叫我们去死记硬背答案。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指出课本里的错误,还可以得到表扬。
语文老师还会让我们写周记,每个每一周都会点评。因为碰到这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高考语文成绩特别的好,在当年我们那个市里面是单科得到第1名。
为重要的事,在无形中让我得知了批判性思维。在我日后的生活中,碰到了很多事情,我都会深入的思考一下,而不是直接去找标准答案。
这位福建的小学生能质疑书本的答案是一种特别可贵的品质。希望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能给这种精神更多的保护。
至于用哪一个字更合适? 完全可以由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更多的启发,同学们自己来填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