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等害虫的防治措施?
蚜虫,害虫,虫害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等害虫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等害虫的防治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用药:蚜虫:噻虫嗪、噻虫胺、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根据当地用药情况而定,主要错开常用药),蓟马:持效期长:(吡丙醚、螺虫乙酯、乙基多杀菌素)、速效性:菊酯类、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啶虫脒等。飞虱: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胺、噻虫嗪等。粉虱参考蓟马用药。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小虫的解决方案:
最全小虫解决方案(蚜虫、蓟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虫害)
一般来讲,我们植保防治把虫分为三大类,刺吸性口器、咀嚼式口器、螨类,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目前刺吸式口器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分类
刺吸式口器常见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粉虱、木虱、稻飞虱、蚧壳虫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
刺吸性口器的虫害用药从高毒有机磷类杀虫剂到现在的烟碱类杀虫剂,随着时代的发展,虫害的抗性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磷类逐渐淘汰。
有机磷类杀虫剂
一、有机磷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等特点,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来起到杀虫效果,但是一般都是中高毒性,极少低毒,对人与动物会有一定影响,所以这几年中国有机磷类杀虫剂逐渐禁用,或者部分果蔬禁用。
有机磷类杀菌剂主要有:
1、禁用或淘汰: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杀扑磷等。
2、乐果、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三唑磷、敌百虫、丙溴磷等。
目前乐果、毒死蜱、敌敌畏、敌百虫一般使用作为广谱性杀虫剂作为农村老一辈人比较爱用的杀虫剂;
辛硫磷、毒死蜱主要用在地下害虫的防治;
丙溴磷多用于红蜘蛛成虫防治;
其中一般用毒死蜱、敌敌畏兼防刺吸性口器虫害较多。
二、烟碱类杀虫剂
烟碱类全称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作用剂,主要有氯代烟碱、硫代烟碱、呋喃型烟碱。
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具有内吸性,不产生交互抗性等特点。
目前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刺吸性口器害虫防治,主要有这些成分:
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三氟苯嘧啶等
烟碱类杀虫剂
其中吡虫啉、啶虫脒作为较早的此类杀虫剂,目前已经逐渐起抗性,许多农户没有用药规划,导致此类杀虫剂用量还有加大的趋势,合理用药,轮换使用才能最低成本,最高效的进行虫害防治。
啶虫脒:一般以单剂居多,啶虫脒.哒螨灵一般作为跳甲防治药物,含有特殊渗透剂的啶虫脒对于蚧壳虫的防治效果也非常好。
噻虫胺:噻虫胺一般现在主要作为蓟马等治疗性杀虫剂使用,对于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目前效果都较好,速效性强,目前虫害抗性较低,也作为许多稻飞虱复配药:如吡蚜酮.噻虫胺等。
噻虫嗪:噻虫嗪是这几年较新的一个成分,目前刺吸式口器虫害效果都比较理想,不仅在地上喷施领域效果突出,一些地下害虫药肥也有复配,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对于植物不仅杀虫,还有部分刺激生长作用,是目前较推荐的刺吸式口器杀虫剂之一。水稻复配药目前也开始有噻虫嗪复配药如:吡蚜酮.噻虫嗪等。
呋虫胺:呋虫胺也是近几年比较新的成分,目前多用于水稻稻飞虱防治。
烯啶虫胺:目前大数据调查水稻区域稻飞虱抗性较低的药,较不宜产生抗性,最经典的成分是:烯啶.吡蚜酮。
三氟苯嘧啶、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目前这三个成分是最新的烟碱类杀虫剂成分,国内登记较少,对于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极佳,但是价位较贵。
下期继续介绍其他类刺吸式口器杀虫剂,如有具体虫害防治,请关注后私聊咨询。
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毒性对照表
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毒性参考表
一个返乡创业热衷农业的大学生
更多植保种植技术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蚜虫、蓟马、稻飞虱和粉虱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较为常见虫害,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以及不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大有“小虫成大害”的趋势。由于蚜虫、蓟马、飞虱和粉虱虫体较小、繁殖能力强等特点,若防治不及时不仅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同时还能传播病毒病等病害,加重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防治成本,影响种植收益。农民朋友在种植农作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的发生和危害,降低损失。
一、农业防治技术。播种前清除病株残体并深耕晒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农作物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恶化蚜虫等生存条件;生长期间合理进行中耕除草、浇水和施肥等措施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
二、物理防治技术。有条件的田块,可利用蚜虫、粉虱等趋黄特性,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可显著降低危害程度。
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技术。蚜虫、蓟马、飞虱和粉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
蚜虫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小麦蚜虫可选择21%噻虫嗪悬浮剂5-10毫升/亩,或5%啶虫脒乳油18-24毫升/亩,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20克等药剂喷雾防治;
蓟马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豇豆蓟马可选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4.5毫升/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3.3-40毫升/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飞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水稻稻飞虱可选择50%烯啶•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3.3克/亩,或35%噻虫嗪悬浮剂3-4毫升/亩,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12克/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粉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番茄白粉虱可选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克/亩,或3%啶虫脒微乳剂30-60毫升/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5-20毫升/亩等药剂喷雾防治,虫量大时可在5-7天在喷药防治一次,注意药剂要交替轮换使用。
上一篇:新乡:醉酒男骑电车错跑30公里上高速,民警先骑车后拖车护送保平安,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