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许多考生高考后就会把书全部撕掉,你赞成这种发泄方式吗?
的是,考生,书本许多考生高考后就会把书全部撕掉,你赞成这种发泄方式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许多考生高考后就会把书全部撕掉,你赞成这种发泄方式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高考生撕书,可以理解但不赞同。
可以理解的是撕书是考生在经过三年苦读之后的一种发泄方式,对考生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况且所撕的书绝大部分是考生将来的生活中沒有太大意义的东西。
不赞成的原因有三。
第一,这些书将来可能没大的用处,但它们毕竟与考生朝夕相处,同时也是考生高中峥嵘岁月的见证,若干年后遇尔翻翻,还能用回忆下酒。(我现在还拿得出我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
第二,作为读书人,首先得学会爱护书,爱惜书,如此撕书显得不理智,恐怕很多考生事后会后悔。渲染情绪的方式很多,又何必毁灭那些无辜的书籍呢?
第三,我高考前夕(1991年)也有几位同学撕书,最近这些年高考生撕书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对,可能叫时尚,好像不撕书就跟不上时代似的,反应出很多考生撕书是跟风,是没主见的盲从——别人撕书你就要跟着撕?这不得不说是当今教育的一个薄弱点。
今天高考,看到这个话题,随感而发,仅是个人看法,敬请喷子口下留情。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赞成撕书发泄的方式,原因有三点:
1.你疯狂树悲哀。一纸一树一森林。高中生是接受过十几年教育的成年人,应该明白一本书所耗费的国家资源是多少,每年印制教科书要消耗五六十万吨纸张,要砍伐两三万公顷的森林,不仅如此,生产纸还需消耗大量水、电、煤和化工原料。
2.你疯狂清洁工悲哀。撕书抛洒弄的学校纸屑飞扬,给清洁工工作带来很大负担。
3.你疯狂你悲哀。接受过多年的你,却不懂珍惜国家资源,不懂保护国家环境,不懂控制自己的行为。
高考后大量的书本怎么办?
1.送学弟学妹。有详细笔记的书本或笔记本可以送给或卖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往年就有高考后的学生摆摊或在网上卖自己的复习资料的事例,这利人利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2.回收。一些自己觉得确实没用的书本可以卖给回收站,利国利己。
3.捐书。现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没钱买书,也许你认为没有了任何价值的书在他们看来却是宝贝,所以捐书,做回善事。
高考后发泄一下压力是可以的,那么怎么发泄呢?
1.呼朋唤友打一通球出一身汗,再好好的吃一餐睡一个昏天黑地的觉。
2.三五个朋友或者和父母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在大自然中放松自我。
3.打工去,过一过与学校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既赚钱又能预先体验社会。
4.看些自己三年来没舍得用时间看的电影、书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结束后,我们班上是选择了撕掉书本来缓解压力,但是作为撕过书的过来人,我不建议这样做。出于以下这几个原因。
其一: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选择撕掉书本来解决,而且撕书也就当时一下爽。
当时我们全班都撕书,撕了一会发现有点累,其实撕书也是个体力活,后来我们想到一个好办法,当时教室里装的都是吊扇,我们把书和卷子往电风扇上扔,全部打的稀碎,现在想想有些后怕。
其二:书是我们学习成长的见证,撕掉了书很有可能会后悔,我现在小学和初中的书都留着呢,有时候整理东西的时候还会小伤感一下。
书只是学习的一个介质,书本身并没有错,也没有给我们造成压力,大家需要的可能是对那一段没日没夜,挑灯夜战的时光一种告别,一种释放。
如果撕书,不过是把书作为替罪羔羊,而死去的羔羊却刚好是你成长路上的见证,岁月推移,记忆会模糊,一起学习的伙伴各奔东西,进入自己选择的大学,最后那段时光的唯一凭证就是那些陪伴你走过无数个艰苦奋斗的日夜的黄冈密卷和亲爱的书本。
其三:这些书可能对你或者他人还有用,起码在你的成绩出来之前。
在此高考之际,本不该有这样的假设,但是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班级总会有一部分人因为考试没有发挥正常水平而选择复读,这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马云和俞敏洪也曾三次高考。
如果你早早的就把书和复习资料撕掉了,对于你的复习是没有帮助的。如果家里有弟弟妹妹们要进入高三阶段学习的时候,你的书本也可以借给他们提前复习,对他们这也是不错的帮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结束,结束的不仅是高考本身,更多的,而是隐藏在高考背后那些潜意识的东西。结束的是日复一日的题海战;结束的是大满贯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结束的是老师一个又一个凝视的目光;结束的是家长一日复一日的盯瞩和饱含辛酸的期盼;结束的是十年苦读那种一日复一日辛苦奋斗饱满的每一天;结束的是,明明是春光灿烂,余晖落日的美丽却只能视而不见
时刻。
用心理学的一个专业词来说,那就是“应激源”,应激源随着高考的结束而解除,好比一个人一直被一头凶猛的野兽穷追不舍,突然,野兽被猎人枪杀死了,身后的险峻解除,此时此刻,这个与生死拼博的人,首先做的是确定野兽是否真的死了,其次才会瘫软在地下休息。
上一篇:为什么一些程序员在黑HTML?它和其他编程语言的区别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