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广难封”的背后,是汉武帝有意苛责吗?
李广,匈奴,汉武帝“李广难封”的背后,是汉武帝有意苛责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广难封”的背后,是汉武帝有意苛责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广难封”背后,对本人是命运多舛,对汉朝来说,是战略的改变。
李广展现才能时,是文帝时,文帝对匈奴才取战略防御战略,派他镇守边关,匈奴不敢攻他镇守处。
景帝时,七国之乱,梁王授李广军权,景帝不快,有功而未封。
武帝在位,改变战略,由防御改为积极进取、主动进攻的战略;李广多次带兵,不是迷路,就是被围攻,难以适应战略的改变,结局悲剧。
对李广本人来说,要么积极适应时代的改变,要么激流勇退,结局也许更好。
对武帝来说,根据不同人的能力,放在相应的位子,才能发挥各人都大的才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言蔽之,不是领导的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广战功赫赫,可直到六十岁还未封“侯”。史学界不少人认为是他“战功不够”。我今天想提出不同看法。
李广是将门出身。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都世袭“仆射”这一官职。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从军抗匈。
曾随汉文帝出行,遇猛兽。李广徒手搏兽。汉文帝说:“你若出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在昌邑城下,他夺取叛军军旗而名声大噪。李广因屡次与敌人肉搏,奋力作战而出名,后历任上谷、边郡、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右北平郡等七郡太守。
李广在右北平郡时,奋勇杀敌,异常骁勇,匈奴都称呼他为“飞将军”。见其在,必避开,数年不敢入侵、骚扰。著名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对李广豪情、骁勇、威猛的写照。
但是,他在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他先诱骗八百多羌人投降,却又用欺骗手段在一天之内杀光了他们。为此汉武帝很不爽。
要知道,无论古今,不管中外,都“约定俗成”——不杀降;不杀医;不杀使者。如若“杀降”,早知道“必死无疑”,还不如不降,临死之前多杀几个“垫背的”。所以“不杀降”是为了避免双方不必要的、无辜的伤亡。也是“仁慈”的体现。
所以李广虽有战功,但汉武帝始终未对他“封侯”。
年过花甲之年的李广心里也很郁闷。有一次与占卜师王朔“私聊”:自从汉朝抗击匈奴以来,几乎参加了每一战。当年与他一起参战的“校尉”级别的,也有下少人因战功而“封侯”了。他想不明白,自已功劳在许多人之上,却怎么未能封“侯”呢?
王朔就问他:“你这一辈子做过亏心事吗?有遗憾吗”?“我最后悔的就是杀光了八百多羌人降兵”。“这就对了。杀降,祸莫大于此也。所以不侯也”。李广闻言懊悔不已。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进击匈奴的、距离中原最远的战争——漠北之战。李广主动请缨。身为主帅的卫青看他已年过花甲,就拒绝他。但李广心有不甘,想再立战功。
卫青无奈,只得让他带兵去负责筑路。也许是“命运多舛”吧?在茫茫漠北,他竟然迷路了。结果耽误了工期。想到自己“踌躇满志”而来,回朝却要遭到文臣们的“笔伐”。他这张老脸往哪搁哟?想到这,他不禁老泪纵横,于是他万分悲愤地拔出宝剑,刎颈自杀了。
有不少史学界人士,甚至一些权威人士都将李广的“不侯”归咎于李广的“战功虽多,但战功不高,不够级别”。这已几乎成为定论。
我想提出不同看法。李广战功不高确实是真的。李广虽然名气很大,凭着勇武,匈奴人都很怕他,“飞将军”这个名号还是匈奴人“给”的。但由他作为“主帅”的大规模战争不多,不巧的是:竟然三次“未遇敌”。
但是,皇帝对于“赐封”权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他可以自由把这个“度”。他可以不把功劳大小作为唯一尺度。毕竟,李广爱国、忠诚、骁勇、善谋。作为一名“老臣”,他也应该被破格封“侯”。
再来谈汉武帝的“苛责”。一个人的能力不够,不应受到“苛责”。汉武帝“苛责”他的是:李广对待降兵心胸狭隘,不够仁慈。虽然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冷酷的。但对于已经放弃抵抗力的降兵,还是应该表现出安抚、优待。
汉武帝“苛责”他的是他打破了自古至今对待战俘的原则。所以李广就是够“封侯”的条件,汉武帝也不会赐封给他的。
由于汉武帝不为李广“封侯”的原因,没有亲口说出,也没有明文记载。不同的专家们作出不同的分析,皆无法“定论”。本人也是臆断。一家之言,也算是“凑凑热闹”。
也不知道各位对此事的看法。是偏向于“战绩不够高”的观点呢?还是“因为杀降”的看法呢?或者又是其它不同的观点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广难封”的背后其实也不怪汉武帝,毕竟汉武时期,已经不再是不属于李广的时代了。
首先,李广是典型的生不逢时;
实际上,李广凭借着个人的勇武,早在汉文帝时代就已展露头角了。然而,汉文帝时代,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对于威胁汉朝中央的诸侯王,和北方的强敌匈奴,都一再忍让,尽量避免引起战端。所以,空有一身勇武的李广,在汉文帝时代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连身为皇帝的汉文帝也对李广感叹道:“可惜啊!你(李广)生不逢时,假若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定能封个万户侯!”
上一篇:期货投资者如何去适应市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