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女生以瘦为美的风尚从何而来?
身材,女人,女性女生以瘦为美的风尚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女生以瘦为美的风尚从何而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题目!我分三项:
一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风迷,瘦女生们,穿上合身亮眼的服装,的确,在人群中让人欣赏,养眼!漂亮的靓妹们,回头率极高!当今无论是胖与瘦女生,身材健硕,身体健康,是人们更高的生活追求哦!
二项:女生瘦与胖,为美好身段去努力!①“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女生瘦与胖(根据个人身段素质,体能……等等)而决定,女生瘦虽有骨感之美,但身体健康是生命的第一件事。女生胖超重后,身体臃肿呈现亚健康,健康情况受到威胁。
②瘦女生:为了保身材,盲目控制节食,身体缺乏营养,造成身体欠佳(比如每月生理期都受到影响)。
③胖女生:“喝口凉水都长肉肉呦”!体重超重,穿衣戴帽。没有得体服装。的确,减肥是每日的重要话题,下定决心,减肥不仅是美丽更是健康,努力“管住嘴”,对待美食诱惑,要有“望梅止渴”的意念!
三项:女生胖与瘦,必须遵循“管住嘴,迈开腿”,每日搭配吃所需的营养食物不能少,科学合理调理自己的营养配方。迈开腿……瘦女生(比如:快跑,深蹲,瑜伽……等等),运动使自己呈现,迷人魔鬼身材,穿衣更加靓丽!胖女生坚持锻炼(比如:跑步,卷腹,深蹲,跳绳,……等等),使自己身材健美丰润喽!
坚持自律的好习惯,女生严格格守“管住嘴,迈开腿”,时间是最好的见证官,让自己由内向外,渗透出极致的美丽啊!
以上三项是我的分享,真诚的欢迎友友留言,共同讨论,望友友们关注我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观点是胖点瘦点都无所为、身心健康最好!我公司代理过一个清脂瘦身产品注册商标是“楚腰”,当时我问生产厂家后才知道:楚国以腰细为美。减肥瘦身是一个老话题,年年减年年肥,主要就是饮食习惯问题,易胖体质更加要注意饮食习惯和适量运动相结合,多数慢性病三高症患者、肥胖症都和饮食习惯有关,所以平时要管住嘴迈开腿,才能保持好身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天翻地覆,再鲜亮的颜色也有人敢穿,再大胆的式样也有人敢试。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文化的演进和文明的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男人提倡女人“柔弱顺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脸部好看比身材好看要重要,“柔弱细腻”的女人被奉为美女。
两汉时期,“妇容”是女性必备的四项德行之一。那时女人的服装设计也以功能性为主,奢华的服饰一般在宫廷中才能见到。
在那些含蓄的年代,人们多靠眉语表达爱意,所以画眉撩汉是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技能。闺阁女子日日对镜梳妆,还要把脸搽得雪白,嘴唇用红色的颜料,并且轮廓画得很小。“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这是她们自幼学习的必修课。“面如凝脂”“樱桃小口”逐渐成为古代女性美的基本格调,到了宋代,最好能天生有一双小脚,走起路来更让人觉得优雅。 《十二美人图》之立持如意,清初宫廷画家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以瘦为美”的审美从何而来?
随着两汉经学瓦解,佛教开始盛行,人的个性得到解放,自然飘逸的美盛行一时。对女性美的评判标准也逐渐趋于外在的个性和精致。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女性开始主动追求美。 汉代女人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束以“抱腰”,并用衣带来装饰。当时还流行在头上插戴花钗和“步摇”,这样走起路来衣袂飘飘、环佩叮当,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因此,崇尚个性美、自然美成为汉代的审美标准。
唐代丰满的女性被视为性感的象征,这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有相似之处。中国最早描绘女性的图像据说是唐朝的《簪花仕女图》,从中看出唐代喜欢身材丰腴、面如满月的女性。现代人讲求A4腰、八块腹肌加上“人鱼线”,这样的身材在中国古代很难有市场。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粗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卷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清雅内敛。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于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
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中国女性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在此定下了基调。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审美情趣也随潮流转变,但对女性美的标准仍然和前朝没有太大区别。
清朝文人张潮在其著作《幽梦影》中提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透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心中要求内外兼备的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意识一直保持到民国。
1930年代,烫发、穿精致旗袍的女学生对自己形象的重视程度绝对和那个1500多年之后出生在西方的王尔德不分伯仲。 19世纪初,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入人心。从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开始,新式婚姻在都市里流行开来。 “新文化运动”对这个时期的女性影响很大,她们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下穿黑色长裙,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很少用。这种装束被称作“文明新装”。民国有四大美人——林徽因、周璇、阮玲玉和陆小曼,她们是年轻人穿着打扮的模仿对象。旗袍渐渐变成了女性的日常服饰。女人开始美而不露地展示身材,也更加向西方服饰审美靠拢。
上一篇:HR把所有投递简历给用人部门,用人部门甄选,然后HR打电话通知,这样的弊端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